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车用磁流变液制动器制动效果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磁流变液(MRF)的流变特性为基础,推导了双盘式圆盘型磁流变液制动器的制动力矩计算公式;在整车环境下对磁流变液制动器进行了匹配设计,并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下建立ABS制动控制系统模型;在ABS模型中,对磁流变液制动器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其结果证实磁流变液制动器具有优越的综合制动效果。  相似文献   
2.
车用缓速器结构参数对制动力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分析了车用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特性与结构参数的关系,建立了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随铁心直径、转子盘中心和磁极中心的距离、转子盘的厚度、气隙和转子盘材料变化的数学模型。并以某型号电涡流缓速器为例,应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分析研究电涡流缓速器结构参数对制动力矩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转子盘的材料、转子盘厚度、气隙、铁心的直径、盘的中心到磁极中心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车用缓速器制动性能虚拟仿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建立了采用电涡流缓速器制动时的整车动力学方程,并在高速、中速和低速行驶3个区间来衡量缓速器的制动效能。在ADAMS VIEW下建立了整车仿真模型,对电涡流缓速器在平路上的减速制动性能进行了研究。仿真曲线和试验得到的曲线吻合较好,验证了该虚拟样机的合理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4.
永磁式缓速器转子鼓的瞬态温度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运用传热学原理建立了车用永磁式缓速器转子鼓瞬态温度场的计算模型,确定了合理的边界条件,同时考虑了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利用Galerkin法推导温度场的有限元方程,采用无条件稳定的Galerkin格式离散时间微分项,迭代控制采用新型的变时间步长法,分析了转子鼓的瞬态温度场,同时分析了径向和轴向方向的温度与时间的分布规律,并对轴向温度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值与采用有限元计算的理论值吻合较好。采用温度场分析可以优化转子鼓设计,减小转子鼓温度和温度梯度,从而降低转子鼓的热应力与热变形,有效地提高了永磁式缓速器的制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虚拟边界法的永磁式缓速器转子鼓温度场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车用永磁式缓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转子鼓温度场的计算模型;推导了由于涡流集肤效应的影响导致转子鼓上集中分布的内热源强度公式,确定了合理的边界条件,运用虚拟边界法和传热学理论推导了转子鼓稳态温度场的计算公式;最后进行了台架试验,并与计算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试验值与理论值吻合较好。此计算公式可用来分析转子鼓温度场的变化,反映各设计参数与温度之间的精确关系,达到转子鼓的优化设计、减小转子鼓温度和温度梯度、从而降低转子鼓的热应力与热变形,有效提高永磁式缓速器的制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电涡流缓速器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辅助制动装置的电涡流缓速器,由于具有持续制动和下坡恒速特性,在重型货车和高档客车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电涡流缓速器设计过程中值得注意的若干技术问题,如制动力矩、工作电压和电流、磁路结构、铁心和转子盘材料、转子盘的散热特性、缓速器与整车技术参数的匹配、转子盘温升对制动性能的影响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析电涡流缓速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