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1.
通过分析系统模型和IDEFO模型,提出了实例参数模型,即将切削系统的各组成参量分成4类:非控制参量,过程参量,控制参量和输出参量并以此提出了实例库的构建过程.最后根据提出的参数模型,建立了高速切削数据库系统.  相似文献   
2.
随着机械加工对于更快的材料去除率和更好的表面完整性的需求,高速切削高强度镍基高温合金Inconel 718的应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通过赛阿龙(Sialon)陶瓷刀具高速铣削Inconel 718试验,研究切削速度对Inconel 718加工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加工表面完整性越来越好,在试验条件范围内,当切削速度达到1 400 m/min时,获得的表面完整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高温合金高速切削锯齿形切屑应变与应变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锯齿形切屑形成的基础上,将切屑单个锯齿视为梯形,建立梯形各顶点的应变和应变率计算解析模型。进行高速切削GH4169实验,并收集实验获得的切屑。运用解析模型,分析不同切削速度下,高温合金GH4169切屑的变形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切削速度200~1000m/min范围内,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GH4169切屑变形程度增大,应变和应变率最大可分别达到4.91和4.59×106s-1。  相似文献   
4.
针对球头铣刀在3轴数控铣床中应用的8种常见铣削情形,将铣刀轴向离散化为一系列微元切削刃,首先分析并建立局部切削力模型,进而通过积分运算求得铣刀整体切削力,建立了结合前刀面剪切效应与后刀面犁切效应双重机制的球头切削力预报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走刀间距对切削区域的影响,采用几何分析方法求解瞬时参与切削的微元切削刃的分布,容易实现程序化,并利用Matlab对铣削力进行了数值仿真.最后,通过以45号钢为工件材料的铣削试验获得试验数据,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球头铣刀切削力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个锯齿形切屑模型,并在该模型基础上建立了表示切屑分节变形程度的相关参数计算公式;以高强度钢AerMet100为例进行了切削实验,对收集到的切屑进行了变形参数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对实验结果讨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切屑形态随切削速度提高而变化的模型,定性地分析了切屑随切削速度的提高产生锯齿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切屑随切削速度的提高而逐渐锯齿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切削材料的动态强度(屈服强度、拉伸强度)的提高和热软化效应、应变硬化效应影响的减弱。  相似文献   
6.
高速车削铁基高温合金硬质合金刀具磨损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超  艾兴  刘战强  万熠 《农业机械学报》2009,40(11):240-244
使用4种硬质合金涂层和非涂层刀具材料进行铁基高温合金GH2132的高速干车削试验,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观察刀具的磨损形貌,通过能谱分析(EDS)分析磨损表面的元素分布,并对刀具的主要磨损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硬质合金刀具材料高速干车削铁基高温合金GH2132时,刀具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粘结磨损、扩散磨损、氧化磨损并伴有少量的微崩刃.高速切削时刀具的前刀面磨损形态不同于常速切削时的磨损形态,即磨损不表现为月牙洼的形式,而是表现为切削刃处磨损最大的斜面磨损形式,前刀面磨损区域随切削速度提高而减小,但磨损深度增大.  相似文献   
7.
PCBN刀具磨损形态与磨损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PCBN刀具切削灰铸铁和淬硬45号钢时的刀具磨损形态进行了观察,其磨损形态主要表现为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边界沟槽磨损和破损。对PCBN刀具的磨损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湿式切削PCBN刀具容易产生热裂纹,裂纹扩展导致刀具急剧磨损,甚至破损;PCBN刀具干式条件下切削铸铁,随切削速度提高,刀具磨损减少,刀具寿命提高,切削力随PCBN刀具磨损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对硬质合金整体立铣刀高速铣削加工航空铝合金时的刀具磨损形态及其磨损机理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速切削条件下,硬质合金整体立铣刀的磨损形态主要表现为涂层破坏、月牙洼磨损、微崩刃、剥落和破损等.磨损机理主要是粘结磨损、扩散磨损以及疲劳磨损.与常速铣削磨损机理的不同之处在于高速旋转形成的热、力耦合的应力场对硬质合金刀具的作用与冲击影响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考虑铣削过程中的自激振动和强迫振动,基于延迟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判定准则和强迫振动共振区的半带宽理论,提出一种铣削系统稳定性动态优化新方法.该方法通过选择切削参数和修改系统结构参数,在保证加工表面精度的前提下,获得大的稳定性材料去除率.其目标函数是材料去除率,约束条件是铣削过程稳定且非共振,动态优化变量是铣削系统的切削参数和结构参数.优化程序被阐明,实例分析结果显示,系统在稳定非共振条件下,加工时的材料去除率相比于优化前提高了18.86%.另外,为获得最大的稳定材料去除率和较好的表面精度,在铣削系统优化过程中,应同时考虑颤振稳定性和共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