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7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三江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三江平原资源丰富,农业开发历史短,潜力大。但随着水稻面积的扩大,地下水出现局部超采现象。由于本地区拥有大面积的湿地保护区,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弥补的损失。针对目前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和已显露的问题,提出了包括湿地保护在内的三江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措施,以支持该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三江平原湿地保护措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湿地集中分布区。但由于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湿地萎缩,并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等诸多环境问题。简述了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主要功能,分析了造成湿地萎缩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三江平原湿地保护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供水工程由于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工程管理模式。各地在工程管理中,还存在工程产权不清、责任不明,管理单位性质不明晰,供水成本过高,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农村供水工程长效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当前形势下,经济环境在不断变化,在此基础上,人们对于环境更加重视,古树名木成为人们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的主要载体。古树可以将自然美与人们的人文精神相融合,以生机的长势象征着古老文化的生命气息,保护古树名木对于弘扬文化,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分析了潞江镇古树名木现状和保护管理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并提出了保护古树名木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郭兴  张敏  刘昆鹏 《种子世界》2021,(9):0171-0173
对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是响应国家的号召,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从而使自然保护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保山市自然保护地基本现状为出发点,简单阐述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原则,在整合优化期间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冲突现象中可以看出自然保护地中对于区域的划分和功能分区缺乏合理的制度,历史遗留的问题多,各相关部门缺乏具体的管控措施,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尖锐等问题,需要进行对保山市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分区进行合理的调整,并对保山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材饮水安全工作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国家的关心和重视,水利部将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经过多年努力工作,我国农村饮水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各地相继也暴露许多建设、管理问题.详细叙述了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现状,介绍了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取得的工作成绩,剖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存在的建设、管理等几个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当前问题以及今后工作提出了针对性解决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畜禽养殖再生水灌溉试验研究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禽养殖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其排放的污废水对环境构成了巨大压力。畜禽养殖污废水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元素,利用经处理后的再生水进行灌溉,可有效去除再生水中的污染物,增加土壤中氮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国家的关心和重视,水利部也将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经过多年努力工作,我国农村饮水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各地相继也暴露许多建设、管理问题。详细叙述了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现状,介绍了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取得的工作成绩,深刻剖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存在的建设、管理等几个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当前问题以及今后工作提出了针对性解决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阐述市场机制的优劣性与政府职能的特点以及对市场机制的监督作用,根据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特点,论述了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能结合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能结合,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