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分析长效土霉素注射液作用于猪体内的生物等效性,为临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4头猪,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对照组1注射30%长效土霉素注射液;对照组2则注射20%长效土霉素注射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猪体内的血浆土霉素浓度进行测定,分析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药动学参数为:药物吸收半衰期为(0.088±0.014)h和(0.140±0.076)h;消除半衰期为(52.489±21.885)h和(36.481±21.568)h;峰浓度为(4.986±1.786)μg/ml和(5.016±0.948)μg/ml;达峰时间为(0.609±0.110)h和(0.823±0.372)h;药时曲线下面积为(112.482±18.564)mg/L.h和(109.877±19.946)mg/L.h;以20%长效土霉素注射液作为对照,30%长效土霉素注射液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465±26.103)%。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浓度的长效土霉素注射液的药动学参数不具有显著差异,由此看来两种药物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2.
施氮时期对"扬稻6号" 水稻谷壳生长和谷粒充实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粒肥等7个施氮期处理,研究其对“扬稻6号”谷壳生长,谷粒充实及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用基肥有利于扬稻6号谷壳增大;施用粒肥有利于谷粒充实;施用分蘖肥既可促进谷壳增大,又可促进谷粒充实,从而使粒重显著增加;施用促花肥,保花肥或在基肥的基础上过多施用穗粒肥,虽可增加籽粒的充实度,但使谷壳明显变短变窄,粒重比对照显著降低;粒重与谷壳的长度,宽度和投影面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9396**,0.9486**和0.9894**;粒重高低主要取决于谷壳的大小。  相似文献   
3.
施氮时期对扬稻6号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盆栽条件下 ,设计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等 7个不同时期氮肥处理 ,研究其对扬稻 6号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①施用基肥、分蘖肥均能显著提高拔节期、倒 2叶期每株不定根数、不定根总长度和根干重 ;②在施氮量较少的情况下 ,无论是作为基肥 ,还是作为分蘖肥、促花肥施用 ,均能显著提高抽穗期的每株不定根数、不定根总长度和根干重 ,且施氮时期越早 ,促进作用越大 ;③在施用分蘖肥的基础上 ,施用促花肥能显著提高每株根干重 ,施用保花肥可促进不定根的伸长 ,增加每株不定根总长度 ;④产量随着每株根干重、每株不定根数、单位长度不定根重的提高而增加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386 、0 .715 9 、0 .5 5 47 。  相似文献   
4.
栽培和环境条件对水稻饱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8-2001年度,在群体水培、盆栽和大田条件下,以常规籼稻、粳稻及杂交籼稻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栽培和环境条件,研究其对水稻饱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供氮浓度为21mg/kg)相比,适当降低移栽至抽穗期的供氮浓度,能显著提高饱粒重,供氮浓度过高,则相反;与不施肥相比,作为分蘖肥施用可提高所有品种的饱粒重,作为促花肥或保花肥施用则相反,作为基肥、粒肥施用对饱粒重的影响因品种而异,而在分蘖肥的基础上过多施用穗粒肥则使所有品种饱粒重显著下降;抽穗前15d至抽穗期遮光、缺水、遮光+缺水处理或抽穗前15d剪根处理均使饱粒重显著下降;适当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通透性有利于饱粒重的增加;结实期过早断水,饱粒重显著下降,而初穗期喷施“双增剂”(10mg/kg),饱粒重显著增加;扬稻6号、日本晴、武运粳8号和汕优63在不同栽培和环境条件下饱粒重的极差分别为6.69g、7.52g、3.79g、5.85g,最大增幅分别达28.28%、37.62%、15.12%、24.64%。  相似文献   
5.
绿肥轮作还田对稻田土壤溶液氮素变化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卢萍  单玉华  杨林章  韩勇 《土壤》2006,38(3):270-275
通过研究利用绿肥等改变轮作制度及N素管理后稻田土壤溶液中溶解性N素的动态变化及水稻产量的变化,评价了利用绿肥参与水稻轮作系统,减少无机N肥的施用量,促进水稻生长的同时降低环境负荷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在总N量相当的情况下,冬绿肥还田或冬季休闲稻季土壤溶液中NH4 -N浓度均比稻麦轮作单施化肥的处理低。溶液NO3--N浓度随还田有机物料的C/N增加显著降低。利用豆科紫云英轮作还田,可降低44%的无机N肥用量,溶解性N浓度显著降低,是减小稻季N肥流失环境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施钾对油菜分枝生产力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有效钾水平较低的砂质壤土上进行不同钾以用量及施用方法试验,并测定了油菜植株不同节位分枝的籽粒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籽粒品质,结果表明:1.施钾可显著提高油菜籽粒产量,并改变籽粒产量在主花序及分枝间的分配比例。2.油菜不同节位分枝生产力对钾肥的反应不同,下位分枝的生产力,并缩小分枝间生产力的差距,而对主序及上位分枝的生产力作用较小甚至有一定程度的消弱作用;3.施肥数主要提高一分枝的角果数,对千粒重作  相似文献   
7.
在大田已连续少耕3季的基础上,分区设定“2年4熟”一个轮耕周期的土壤耕法组合定位试验,对试验第4季的小麦进行了较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①轮耕后耕层土壤容重和穿透阻力居于连少和连耕之间,保持在小麦生长的适宜范围内,利于土壤供肥能力的提高和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②肥料和耕法对小麦含氮率和累积吸氮量均有影响,成熟期各耕法不施肥区茎秆和籽粒含氮率分别占施肥区的2/3和3/4左右,而累积吸氮量仅为施肥区的1/3;不同耕法中,无论施肥或不施肥均以轮耕为最高,施肥区籽粒含氮率和累积吸氮量分别比连少高10.8%和34.6%。③小麦产量以轮耕为最高,比连耕、连少增产2.7%~34.2%;不同耕法不施肥区产量占施肥区产量比例不同,连少、连耕、轮耕分别约为40%、45%和50%。可以认为在地力较差或施肥水平较低的地方更应避免长期连续少耕。  相似文献   
8.
奶山羊难产的助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难产是奶山羊常见的产科病,如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胎儿死亡和母畜发生生殖器官疾病而不孕,甚至可以造成母畜的死亡。笔者将临床所遇38例难产,初步分析如下。1 发病情况 38例难产可分为二类11种:原于胎儿方面的32例占842%,其中有胎儿过大3例、胎儿畸形2例、头颈侧弯8例、头颈捻转2例、额骨前置2例、腕部前置7例、肩部前置1例、坐骨前置4例和跗部前置3例。原于母体方面的6例,占158%,有子宫颈开张不全和坐骨狭窄各3例。以上病例以胎儿头颈侧弯和腕部前置发生率最高,占395%。2 医治方法 21…  相似文献   
9.
秸秆还田对稻田渗漏液DOC含量及土壤Cd活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稻田渗漏液DOC含量及重金属污染土壤Cd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增加了稻田渗漏液的DOC含量,提高了土壤Cd的活度.稻田渗漏水DOC的浓度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大.秸秆还田增加了Cd随稻田渗漏水的流失,使得稻田土壤Cd全量、有效态Cd量均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降低,部分处理降低幅度达显著水平.本试验条件下由于较多的秸秆还田影响了水稻生长,使水稻植株Cd浓度、累积量均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秸秆还田0.5%处理的水稻植株Cd浓度、累积量最高,分别为45.10 mg·kg-1、1 858.1 μg·pot-1.  相似文献   
10.
蚓粪复合基质不同氮素用量对茄果类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资源化利用蚓粪,提高茄果类蔬菜育苗质量,研究蚓粪复合基质中不同氮素添加量对茄子、辣椒和番茄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蚓粪复合基质中辣椒、茄子、番茄等茄果类蔬菜幼苗的成苗率、开展度、株高、茎粗、叶片数、叶绿素、总鲜(干)重、茎叶鲜(干)重、根鲜(干)重以及壮苗指数等均明显优于对照。蚓粪复合基质中添加0.5 kg.m-3尿素有利于茄子幼苗地上部分发育,以及辣椒与番茄幼苗鲜(干)物质累积;添加1.0 kg.m-3尿素最有利于辣椒地上部分发育;添加2.0 kg.m-3尿素更有利于番茄幼苗地上部发育和茄子幼苗鲜(干)物质累积。蚓粪复合基质中添加0.5~1.0 kg.m-3尿素更有利于茄果类蔬菜幼苗成苗率稳定在较高水平上,添加1.0 kg.m-3尿素最有利于茄子和辣椒形成壮苗,而添加0.5 kg.m-3尿素最有利于番茄形成壮苗。综合而言,蚓粪复合基质在茄果类蔬菜的育苗中可以替代传统的基质,氮肥添加量以添加0.5~1.0 kg.m-3尿素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