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第一家全民所有制花卉盆景集团公司——“岭南花卉盆景实业(集团)公司”,于1991年4月8日在广州市芳村正式成立。广东省、广州市和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的领导杨资元、杨毅、张谦、苏本一等参加了剪彩仪式,国内各界有关人士、港澳台  相似文献   
2.
运用自动热脱附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对木制品中释放的多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测试,得到较优的测试处理条件.研究发现,该方法的重现性和稳定性较好;较低的采样流速,可有效的降低苯在Tenax TA吸附管中的穿透行为.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黑花生地膜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地整地、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与晾晒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7年5月8日11时5分,某35kV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重瓦斯保护动作,使2号主变压器高低压侧断路器跳闸.该变压器型号为SF7-10000/35,油箱为钟罩式油箱.12时30分,经高压试验人员现场测试,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防腐木经钻取、粉碎、过筛处理后,加入硝酸和过氧化氢进行微波消解,消解液稀释定容,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其As含量。选定了仪器的最佳测量条件,建立了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木制品中As含量的分析方法。As的含量在0~50.0μg/L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8mg/kg,RSD小于5%,加标回收率在90%~110%之间。该方法简单快速,已应用于木制品中As含量测定的实际检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采用液体标样注入、采样管先连续后间隔采样、自动热脱附仪(ATD)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数据拟合积分计算等方法和技术,建立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环境测试舱(简称VOCs舱)对8种VOCs(甲苯、乙烯基环己烯、对二甲苯、苯乙烯、2-乙基己醇、萘、4-苯基环己烯和正十二烷)的回收率测试方法。对比两台VOCs舱回收率的测试结果发现,对小分子化合物的回收率数据基本一致,均在83%~99%之间;但对大分子化合物的回收率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建议尽早开展制定VOCs舱回收率的测试标准。甲醛测试舱(简称甲醛舱)对8种VOCs的回收率测试结果远低于VOCs舱,尤其是萘和4-苯基环己烯,其回收率小于11%,建议在采用改造甲醛舱进行VOCs测试时多关注甲醛舱对于VOCs回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小型释放舱释放-Carbosieve TM sm+Tenax TA复合吸附剂捕集-热脱附-GC/MS联用技术,测定饰面人造板中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不同VOCs分别含有52~63种有机物单体,要成分为芳香烃、芳香醇类、醛酮类、烷烃类、萜烯和萜烯醇类,其中芳香烃、芳香醇类、醛酮类单体约占30%~60%.通过适当的高温处理,VOCs的释放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人造板标准甲醛检测技术和方法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不同的人造板甲醛检测方法的技术要求,介绍了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对不同的检测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提出适合我国人造板检测的技术方向和人造板生产的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9.
2007年6月16日,按照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检修试验人员对某35 kV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做预防性试验色谱分析时,发现该变压器氢气和总烃含量超标,如表1.  相似文献   
10.
用色谱技术,测定和分析中纤板生产线纤维干燥排气中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TVOC)、醛酮的化学组分及质量浓度.结果表明:纤维干燥排气中TVOC的质量浓度为0.1455 mg/m3,主要组分有烷烃、苯系物、酯醚类等;醛酮质量浓度为5.0917 mg/m3.各组分的质量浓度均低于DB 11/501-200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