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现代农业园区问题的研究中,国外学者主要集中在园区是否实现了其目标,国内学者以往进行的研究通常从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角度进行分析,但并未对现代农业园区的运行机制提出任何系统性调查和研究。在分析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的运行机制基础上,从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功能发挥、运行机制以及政府指导等方面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旨在促进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1 施肥 1.1 施基肥 果实采收后及时施入有机肥,以补充树体营养.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667 m2开沟施有机肥3000~4000kg、尿素20 kg、过磷酸钙50 kg、草木灰500kg.可施用沼渣、沼液,但须谨慎,施用过量容易烧伤果树.如交通不便施用有机肥有困难,可以考虑用微生物肥代替.  相似文献   
3.
4.
我国茶叶文化博大精深,并且拥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分支,而篮球文化也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在篮球文化中不仅凝聚了现代青年人的智慧,同时对于强大的文化传承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来看,篮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于现代青年追求和体验现代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本文中,将茶文化和篮球文化嵌合起来讨论,从茶文化的角度阐述了篮球文化对于校园教育的意义,进而对全面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耕作模式和播种方式对旱地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5—2017年在山西省闻喜旱地小麦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大田试验,以耕作模式为主区,设休闲期深翻和免耕两种模式,以播种方式为副区,设探墒沟播、膜际条播和常规条播3种方式,研究旱地小麦土壤水分、产量形成和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休闲期深翻显著提高旱地小麦播前0~300 cm土壤蓄水效益,达46.97%~240.44%;提高旱地小麦生育时期土壤耗水量,达6.48%~13.07%;提高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分别达3.32%~7.22%、3.67%~6.53%、1.11%~3.61%、10.23%~13.16%。探墒沟播和膜际条播较常规条播显著提高了旱地小麦茎蘖成穗率,达5.99%~16.87%,显著提高穗长0.8~1.7 cm,提高可孕小穗数1~3个;提高了穗数、穗粒数,分别达5.28%~15.75%和1.51%~11.25%,此外,休闲期深翻后采用探墒沟播较膜际条播减少投入1 200元·hm-2,主要是旋耕机械投入、地膜和回收地膜人工投入,增加经济效益622~754元·hm-2。休闲期深翻后采用探墒沟播较常规条播减少投入300元·hm<...  相似文献   
6.
花期喷施亚硒酸钠对小麦生长特性及硒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外源硒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籽粒中硒的存在形态及积累特性,探索小麦硒肥施用技术。[方法]于2017—2018年在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基地开展盆栽试验,在中麦175开花期喷施低(8mg·L~(-1))、中(16mg·L~(-1))、高(24mg·L~(-1))浓度的亚硒酸钠(以不喷硒为对照),测定对小麦生长特性、产量形成及硒元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花期喷施亚硒酸钠处理的小麦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重较CK增加,缓解了根系衰老,提高了根冠比、各器官硒含量及籽粒各形态硒的积累。喷施低、中浓度亚硒酸钠较对照显著提高了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及千粒重,产量增加显著,增幅达8.0%~17.0%,以低浓度效果最佳,而喷施高浓度则反之。各器官硒含量、茎和叶硒积累量所占比例、籽粒中硒酸盐含量及其积累量所占比例、硒代蛋氨酸含量均以低浓度最低,以高浓度最高,而籽粒硒积累量占植株总硒比例、籽粒中有机态硒积累量及其所占比例以低浓度最高,而高浓度最低。[结论]开花期喷施低浓度(8mg·L~(-1))亚硒酸钠可有效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提高千粒重和产量,且更利于硒向籽粒中运转,增加有机态硒含量及其占比,降低无机态硒含量及其比例。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黑小麦籽粒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于2017—2018年在天然富硒区山西省洪洞县马三村开展大田试验,以黑小麦为供试材料,依据研究区域黑小麦的籽粒硒含量范围,研究增补硒肥(开花期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对3个品种黑小麦植株硒积累、籽粒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富硒区黑小麦籽粒硒含量在159~175μg/kg之间,但仅达富硒标准的最低水平(150~300μg/kg)。开花期喷施有机硒肥后,黑小麦成熟期各营养器官的硒含量、硒积累量和干物质量均显著提高,茎秆硒积累量占比降低,籽粒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含量显著提高,且‘冀紫496’和‘临黑131’2品种籽粒硒酸盐含量降低,最终黑小麦籽粒硒含量达246~258μg/kg,不超人体吸收籽粒硒含量的推荐量。富硒区开花期喷施有机硒肥较不喷施硒肥黑小麦产量提高6%~8%,主要通过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来提高产量,以‘冀紫496’表现较好。总之,富硒区开花期补有机硒肥有利于促进黑小麦植株吸收积累硒元素,促进茎秆硒运转,提高籽粒硒含量,同时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籽粒产量,以‘冀紫496’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不同种类硒肥对小麦富硒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山西中部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中麦175’为材料,在开花期叶面喷施3种不同种类硒肥(无机硒肥、有机硒肥、纳米硒肥),对小麦农艺性状、产量形成、籽粒硒积累、硒强化指数等进行测定计算。结果表明:小麦开花期叶面喷施硒肥较不喷硒植株干物质量显著增加,千粒重显著提高,产量显著提高,达5.7%~10%,且以喷施有机硒肥最高;成熟期各器官硒含量及其累积量显著提高,籽粒中硒含量达236~275μg/kg,均达到富硒稻谷标准。喷施有机硒肥较纳米硒肥和无机硒肥成熟期茎、颖壳+穗轴及籽粒硒含量及其积累量显著提高,叶硒含量及其积累量显著降低;籽粒中硒代蛋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含量显著提高,硒酸盐降低。此外,喷施纳米硒肥和有机硒肥植株和籽粒硒强化指数均显著高于喷施无机硒肥,且籽粒及籽粒有机态硒强化指数均以喷施有机硒肥显著最高。综上所述,小麦开花期喷施有机硒肥有利于通过提高千粒重提高产量,有利于促进植株中硒素向到籽粒中运转,有利于减少籽粒中无机态硒积累,促进有机态硒积累。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高速变频电动机和变速行星齿轮驱动机以及实现绿色环保机组的运行情况,讨论了3种变速驱动机的特点,并对其与两种绿色机组MOPICO和IEMDC进行了比较,探讨了绿色同轴压缩机组开发的某些新设想,强调这项研发工作对环保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重庆红层浅层地下水铁锰去除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庆市红层地区缺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广泛分布于农村地区,其中地下水中铁、锰含量超标是导致缺水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使红层浅层地下水得到更好地利用并保障红层地区居民饮用水的安全,探索一套适宜农村地区的铁锰超标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重庆市广大红层缺水地区分散农户浅机井中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初步确定了铁、锰超标的特殊水质的处理机制,并设计了一套设施构筑简易、可操作性强,运行处理便捷的水处理工艺,此套单级除铁除锰的水处理设备经济可行,效果良好,能基本解决分散农户用水的铁锰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