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瑞通 《兽医导刊》2020,(8):117-117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以腹泻症状为主的一种病毒感染传染病,多种病毒感染均可引起腹泻症状,其中猪传染性胃肠炎最常见,危害也是最为严重的,它可以引起仔猪的死亡,育成猪的掉膘,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产生人工成本和投入药品的费用增加等问题,是危害生猪养殖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黄牛瘤胃臌气是黄牛食入过量容易发酵的幼嫩青草料后在瘤胃内发酵,迅速产生大量气体,使瘤胃体积胀大,胃壁扩张,出现腹痛及呼吸困难的一种疾病。笔者在工作实践中诊治了几十例牛瘤胃臌气病例。该文介绍2011年发生于某一养30头黄牛专业户,在饲喂过量幼嫩青草后,造成8头黄牛发病,后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死亡1头,治愈7头。  相似文献   
3.
2004年五原县开始种植番茄,2005~2013年五原县番茄每年的种植面积都在7万亩左右,番茄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番茄产量有所下降,一方面由于连年种植番茄,番茄早晚疫病发生加重;另一方面则因肥力单一及土壤条件的限制。为了提高番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使番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番茄上进行沼肥与化肥的对比试验,为沼肥高效合理利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显示:在番茄上沼渣做底肥+追施沼液+喷施沼液的处理最好,有极显著的增产作用,同时能改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其次是沼渣做底肥+追施沼液,而沼渣做底肥+喷施沼液和有机肥做底肥+追施化肥的处理不及前两者增产效果明显,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青藏高原地区抗落粒老芒麦种质的筛选及落粒率与农艺性状的关系,以15份采自青海不同地区的老芒麦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老芒麦的落粒率和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5份老芒麦资源自然落粒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17-124的落粒最严重,平均落粒率为56.92%。以17-064和17-050的抗落粒性最强,落粒率分别为17.54%和18.63%,且各资源间落粒性存在较大遗传差异。2)各资源的动态落粒率表明从乳熟后第3天至第15天落粒率不断增加,且各时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从各材料落粒率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落粒率与小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437。与穗轴节数、花序长、小穗宽和外稃长呈显著相关(P<0.05),而与花序宽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芒长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合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小穗数、芒长和花序宽是影响落粒率的主要因素。4)15份资源通过农艺性状与落粒率被聚为4类,第Ⅰ类群平均落粒率较高,为41.24%,但小穗数多,单序籽粒数多;第Ⅱ类群和第Ⅳ类群落粒率低,仅为18.63%和17.54%,可作为低落粒种质筛选的候选材料;第Ⅲ类群平均落粒率高达42.41%,小穗数较多,单序籽粒数最少。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合肥市乡村"农家乐"旅游发展现状的解析,提出了推进其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以早熟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和大白菜品种秋喜十三号为试验材料,设置马铃薯5个播种期地膜覆盖栽培和大白菜3个播种期露地栽培为试验因子,研究贵州省高寒山区威宁县早春马铃薯最早适宜播种期和夏大白菜的的适宜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在贵州省高寒山区威宁县,早春马铃薯播种期可以提早到2月上旬,大白菜6~7月均可播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海南省红树林区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现状,2009年6月对海南省7个主要红树林区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s种类均匀度(J′)、 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Y)、多样性阈值(Dv)等进行种类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所采获的大型底栖动物共56种,以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为主。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137.67 g/m2,平均栖息密度为307.64个/m2。H′甚高,在1.94~3.41,J′在0.52~0.90,Dv达到1.01~3.07,种类多样性基本处于非常丰富和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萝卜芽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方差分析法研究白、青及红3种类型萝卜芽菜的生长和营养成分差异。结果表明:培养3d、6d和9d时均以青萝卜芽菜的生物量最高,分别为117.0mg/株、120.8mg/株、133.2mg/株,显著高于白、红萝卜芽菜;红萝卜芽菜花青素含量在幼苗生长3d、6d和9d时均最高,分别为0.053 1mg/g、0.047 5mg/g和0.094 5mg/g,显著高于白、青萝卜芽菜;3种萝卜芽菜的VC含量在幼苗生长3d时均最高,分别为白萝卜0.73mg/g、青萝卜0.51mg/g及红萝卜0.56mg/g,白萝卜芽菜VC含量显著高于青萝卜和红萝卜;随生长时间延长3种萝卜芽菜V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萝卜芽菜的产量和营养,幼苗生长6d时为最适采芽时间。  相似文献   
9.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肠道疾病,传播迅速,不同年龄的猪均易感,以2周龄以下仔猪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死亡率高,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低为特征。近年来,猪传染性胃肠炎在连江县时有发生,特别是2010年12月到2011年4月份,全县有7个养猪场不同程度发生猪传染性胃肠炎,造成1200多头仔猪死亡,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经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病情得到稳定控制。现将其中一起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小尾寒羊属于短脂尾羊,其祖先是北方草原地区迁徙过来的蒙古羊。主要分布于山东荷泽地区、济宁市西部和泰安市西部草原区,中心产区为梁山、郓城、嘉祥、东平、巨野等县。产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农副产品丰富,为养羊提供了大量的饲草、饲料。在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人工选育和精心饲养,培育成了现今闻名于世的小尾寒羊品种。一、养羊的形势我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是一个资源有限的国家。然而当前我国的养殖业仍以耗粮型的猪、鸡为主,每年饲料用粮达几千亿公斤,这既不符合我国人多耕地少、粮食还不充裕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