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传统土壤墒情预报预警系统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本平台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结合JAVA编程语言,将数据库技术、快速开发JFinal框架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最终设计出一套土壤墒情预报预警服务平台。本平台实现了土壤墒情数据的采集、数据的管理和预警决策发布等基本功能,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气候适宜度的黑龙江省大豆种植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志丹  孟军  吴秋峰 《大豆科学》2019,38(3):399-406
为促进黑龙江省大豆种植结构优化、发展大豆种植业,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温度、降水、日照,建立气候适宜度模型。利用黑龙江省32个气象站点1998-2018年逐日气候数据及大豆全育期内的观测资料,计算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基于计算结果及K-means算法将全省大豆种植区域进行划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种植可以划分为4个区域,其中北部高寒地区的温度适宜度偏低(低于0.30),大豆种植宜选取耐寒性强、发育期短的大豆品种;中、南部地区各项气候适宜度均高于省内均值,气候条件基本满足大豆生长发育所需,适宜发展大豆种植业。最终基于区划结果及区域气候特征,对各区域大豆种植品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甜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甜玉米的种植效益越来越高,为更好地推广种植甜玉米,现将甜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宁波市某工业区某化肥厂的空气污染状况,测得该地区空气污染物主要为SO2和NOx,在调查期间晴天测得SO2和NO2的最高浓度分别为0.164 mg/m3 和0.120 mg/m3,达到国家三级标准;阴雨天测得SO2和NO2的最高浓度分别为0.326mg/m3和0.186mg/m3,超过了国家最高允许浓度标准,表明该地区污染情况受到气候的影响,晴天的污染情况良好,但阴雨天污染较为严重.同时还调查了化肥厂附近园林植物的生长状况,雪松、柳杉和杜英等6种园林绿化植物的抗污染性较弱,木槿、垂柳、桑树、白玉兰等12种园林绿化植物的抗污染性较强;夹竹桃、香樟、桧柏、罗汉松等18种园林绿化植物的抗污染性强.  相似文献   
5.
农户生产决策的博弈模型及均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生产决策不均衡成为影响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极大阻碍。文章以博弈论作为分析工具,利用描述农户与农户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博弈过程,分别建立农户间相互独立决策和联合决策的博弈模型。通过求解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说明在农民的生产经营中,政府的积极引导和经过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环境可有效提高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6.
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生长、水分和辐射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对寒地黑土水稻农艺性状、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以及辐射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了控制灌溉、浅湿灌溉和全面淹灌3种灌溉模式,于2017—2018年在黑龙江省庆安灌溉试验站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两个生长季内,控制灌溉水稻各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比全面淹灌分别增加了7.94%~23.67%和5%~14.47%,控制灌溉下地上部干物质量的积累量比全面淹灌增加了12.13%和7.98%,控制灌溉和浅湿灌溉的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总量较全面淹灌分别增加了74.05、23.65μmol/(m2·s)和63.35、16.85μmol/(m2·s);除乳熟期外,其余生育期控制灌溉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显著高于浅湿灌溉与全面灌溉;3种灌溉模式下最大初始转换效率从分蘖期开始上升,拔节期和抽穗期达到最大值,在乳熟期开始下降,非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前期略有波动,在乳熟期迅速下降,光合电子传递速率从分蘖期到乳熟期逐渐下降。两个生长季内,控制灌溉下产量略高于全面淹灌,但灌溉用水量较全面灌溉分别减少了31.45%和31.67%,水分利用效率比全面淹灌提高了46.45%和46.20%,辐射利用效率分别较全面淹灌增加了1.042%和1.036%,表明控制灌溉为黑龙江省半湿润区最佳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7.
阴雨环境中葡萄的某些光合生理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年生盆栽‘美人指’葡萄为试材, 研究了阴雨环境中叶片光合作用及低渗条件下离体完整叶绿体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 连续阴雨环境使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 转晴后净光合速率上升。叶片净光速率的变化与水势、气孔阻力和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呈负相关( r= - 0.96109, r = - 0.95609, r =- 0.94613) 。在山梨醇0.18~0.33 mol·L - 1范围内, 渗透压下降, 叶绿体被膜的完整率下降不明显, 但叶绿体体积明显膨大, 叶绿体类囊体膜磷酸酯酶活性下降, 表明阴雨环境中葡萄叶片光合效率下降与叶绿体体积膨大和叶绿体类囊体膜磷酸酯酶活性下降有关。当渗透压恢复至正常水平时叶绿体体积也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 这是转晴后净光合作用上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炭疽病在瓜类作物整个生长期内均可发生,但以植株生长后期发生最重,造成茎叶枯死、果实腐烂,收获后在贮运过程中也可发病。西瓜幼苗发病时,子叶上出现圆形褐色病斑,发展到幼茎基部变为黑褐色,且缢缩,甚至倒折。成株期发病,在叶片上出现水浸状圆形淡黄色斑点,而后变褐色,边缘紫褐色,中间淡褐色,有同心轮纹,病斑扩大相互融合后易引起叶片穿孔干枯。在未成熟的果实上,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生态、社会3方面综合考察,建立了黑龙江省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并利用改进的遗传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为该省以及相似区域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黑龙江省大豆生产面临的环境状态,根据预警理论以及指标体系的优选原则,建立了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包括警情、警源和警兆指标的预警指标体系,利用时差相关分析法对警兆指标进行了先行、同步、滞后性质的分类,对各个指标在反映大豆生产安全的不同时滞作用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