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3年生人参为试材,设置4种遮荫棚处理(P1M1:拱形棚覆盖蓝色棚膜;P1M2:拱形棚覆盖黄色棚膜;P2M1:梯形棚覆盖蓝色棚膜;P2M2:梯形棚覆盖黄色棚膜),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不同遮荫棚处理下人参叶片的相关光合参数,研究了开花期不同遮荫棚处理对人参叶片气体交换特性的影响,以期确定农田人参的最佳遮阴栽培方式。结果表明:农田人参叶片在开花期净光合速率处于高稳时期,不同遮荫棚下农田人参叶片净光合速率具有显著差异,表现为P1M1处理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P2M1处理次之,P2M2处理最低。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表观叶肉导度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相同。说明在拱形棚覆盖蓝色棚膜下,农田人参叶片光合代谢较强,有利于其生长,为农田人参最佳遮阴方式。  相似文献   
2.
温度与土壤水分对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合理、有效地进行玉米苗期田间管理,以玉米种子先玉335、良玉99为试验材料,置于人工气候箱中,研究了不同温度(15、20、25℃)和土壤质量含水率(20%、25%、30%、35%)对玉米幼苗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湿度相同时,随温度的下降,根系活力、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丙二醛质量摩尔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升高趋势;当温度相同时,随土壤湿度升高丙二醛质量摩尔分数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余指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持续低温、高土壤水分条件抑制玉米幼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3.
胚乳裂纹对玉米种子活力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杂交种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胚乳无裂纹、胚乳单裂纹、胚乳双裂纹和胚乳龟裂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变化。结果表明,24 h内的吸水率表现为龟裂纹种子的吸水率最高,无裂纹种子的吸水率最低。随着胚乳裂纹数的增加其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降低的变化趋势。胚乳无裂纹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高于胚乳龟裂纹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种子胚乳无裂纹的幼苗干重显著高于胚乳龟裂纹的幼苗干重。胚乳龟裂纹是导致种子活力降低的原因之一,在种子生产中应该减少胚乳龟裂纹产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吉林省不同时期育成的栽培大豆品种在叶片衰老过程中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和可溶糖含量的变化,将1923-2006年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1960年以前)、第二时期(1961-1980年)、第三时期(1981-2000年)和第四时期(2001年以后),以吉林省不同时期育成的20个栽培大豆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分别在R2(开花期)、R4(结荚期)、R6(鼓粒期)、R7(成熟期)取样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吉林省不同时期育成的大豆品种叶片衰老过程中SOD,CAT活性随着生育时期的递进,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鼓粒期最大,成熟期最小。而POD活性、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呈上升趋势变化,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不同时期育成的大豆品种保护酶活性均表现为第一时期第二时期第三时期第四时期。可溶性糖含量在成熟期表现为:第一时期第二时期第四时期第三时期,而丙二醛含量在成熟期表现为第四时期第三时期第二时期第一时期。这为调控延缓叶片的衰老,进行高产品种选育及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玉米高产高效栽培及杂种优势合理利用,采用吉林省主栽品种先玉335、良玉99、天农9以及相应的亲本,在相同条件下种植,于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分别取样并测定伤流及生物量,分析了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根伤流强度与地上部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种在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方面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且单株干重增长率在拔节期最高,穗重增长率在灌浆期最高。杂交种与亲本在各时期各部分的生物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昼夜伤流强度的杂种优势率均在蜡熟期有最大值,伤流强度日变化在拔节期呈"早晚高、中午低"的变化,在灌浆期处于较为稳定的变化,在成熟期随时间推进呈现下降趋势。杂交种及其亲本的昼伤流强度在拔节期达到最大值,随后迅速下降,再缓慢升高到灌浆期达到另一个峰值;夜伤流强度在吐丝期、灌浆期、乳熟期保持较高水平。杂交种的生物量和伤流强度均大于其亲本,各时期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各时期昼夜伤流强度与地上部生物量相关分析表明,伤流强度与地上部生物量均呈正相关,亲本昼夜伤流强度与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在吐丝期、灌浆期、乳熟期均呈显著正相关,而杂交种只在吐丝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吉林省不同时期育成的栽培大豆品种在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相关参数变化,将1923-2006年划分为4个时期,第一时期为1960年以前、第二时期为1961-1980年、第三时期为1981-2000年和第四时期为2001年以后,以吉林省不同时期育成的20个栽培大豆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在R2(开花期)、R4(结荚期)、R6(鼓粒期)和R7(成熟期)进行叶片光合相关参数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育成大豆品种,在R4、R6和R7期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皆表现为:第一时期第二时期第三时期第四时期。从衰老进程来看,R4~R6期,不同时期育成大豆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叶绿素含量下降值比皆表现为:第一时期第二时期第三时期第四时期。R6~R7期,大豆品种比叶重下降值比表现为:第一时期第二时期第三时期第四时期。这说明随着品种遗传改良,改善了大豆叶片光合相关参数,提高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延长了光合时间,从而延缓叶片衰老,为产量的提高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猴头菌生长的4 个主要营养因子进行研究,得出液体培养猴头菌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黄豆粉,最佳无机盐为KH2PO4,最佳维生素为VB1。通过均匀设计试验对液体培养猴头菌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不同配比进行研究,得出液体培养猴头菌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4.6%可溶性淀粉、4.6%黄豆粉、0.02% KH2PO4、18 mg/100mL VB1。通过中心复合设计试验与响应面分析得出优化的猴头菌液体培养的发酵工艺为接种量11%、发酵温度25.8℃、搅拌转速137 r/min。  相似文献   
8.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苏州青""抗热605""紫罗兰""黑心乌""高梗白""南通马耳朵""紫菜薹"为试材,采用温室盆栽种植,利用LemnaTec Scanalyzer 3D仪器获取植株不同时间和不同角度图片,通过图片分析获取植株的投影面积、开展度、紧密度、株高、株幅、叶片、荚果相应表型指标,比较不结球白菜生长发育过程中表型指标变化,以期为不结球白菜的栽培、生产与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顶部投影面积和开展度"紫菜薹"先增大后减小,其它品种均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大达到最大值后降低。株高和株幅从定植后均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减小;顶部紧密度均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降低。叶长、宽、周长和面积从定植后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缓慢减小。荚果分为短窄、长窄、长宽、中长窄、中长宽5种。综上所述,不结球白菜在定植60 d出现明显品种差异,株高、株幅、紧密度、叶片的变化趋势一致,顶部投影面积和开展度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各指标最大值均出现在生殖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猴头菌生长的4个主要营养因子进行研究,得出液体培养猴头菌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黄豆粉,最佳无机盐为KH2PO4,最佳维生素为VB1.通过均匀设计试验对液体培养猴头菌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不同配比进行研究,得出液体培养猴头菌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4.6%可溶性淀粉、4.6%黄豆粉、0.02% KH2PO4、18 mg/100mL VB1.通过中心复合设计试验与响应面分析得出优化的猴头菌液体培养的发酵工艺为接种量11%、发酵温度25.8℃、搅拌转速137 r/min.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适合农田人参生长的阴棚小气候,指导人参的规模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方法】以3年生农田人参为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农田人参叶片净光合率和阴棚中各项环境因子指标的日变化规律,分析主要环境因子对农田人参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并将环境因子逐一与净光合速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农田人参功能叶片在绿果期净光合速率为0.50~3.05μmol/(m~2·s)。一日中人参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呈现为上午升高,中午降低并维持在较低水平,下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上午的净光合速率要高于下午。对环境因子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农田人参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光量子通量密度和空气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1 2和0.572 8。【结论】农田人参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主要受空气温度和光量子通量密度的影响,因此在农田栽培中应注重调控阴棚中的光强和温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