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基于灰色关联的乌梁素海叶绿素-a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草型浅水湖泊乌梁素海中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探讨乌梁素海的部分理化因子对叶绿素-a浓度影响的大小排列顺序。结果表明,影响乌梁素海叶绿素-a浓度的"优势"因子依次为气温T、光照、电导率EC、透明度。  相似文献   
2.
呼伦湖浮游植物调查与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对呼伦湖浮游植物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监测,调查结果显示,呼伦湖共有浮游植物142种属,隶属8门、22目、40科,其中绿藻门69种,硅藻门29种,蓝藻门27种,裸藻门5种,甲藻门3种,隐藻门2种,黄藻门4种,金藻门3种.以绿藻、蓝藻和硅藻为优势种属.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6.995 mg·L-1.在此基础上,分别以浮游植物种类生态学指标和PCQ模型对呼伦湖水质进行评价,并验证了PCQ模型用于富营化评价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呼伦湖处于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3.
调查结果显示,呼伦湖内共有底栖动物7种,隶属3门4纲6科。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72 ind/m2、1.598 g/m2,与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结果相比,底栖动物种类数明显增加。以底栖动物生物量对呼伦湖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呼伦湖处于中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4.
呼伦湖浮游动物调查与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探讨了呼伦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以及呼伦湖目前水环境状况。结果显示:呼伦湖共有浮游动物38种,其中轮虫19种,原生动物9种,枝角类和桡足类各5种。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179.3 ind/L和1.203mg/L。与上世纪80年代调查结果相比,呼伦湖原生动物中污染指示种的种群密度显著增多,而非污染指示种的种群密度却急剧下降。以浮游动物生物量对呼伦湖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呼伦湖处于中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5.
改进AHP法在乌梁素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供给功能、支撑功能、调节功能和景观功能四大类,这些功能发挥的程度受湖泊水文特征、水质状况、水生态、空间物理结构和湖泊景观等多种因素影响,各影响因子对其影响程度(权重)不同,确定权重的方法包括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文中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定量分析乌梁素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各影响因子的相...  相似文献   
6.
系统地对呼伦湖浮游植物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监测,调查结果显示,呼伦湖共有浮游植物142种属,隶属8门、22目、40科,其中绿藻门69种,硅藻门29种,蓝藻门27种,裸藻门5种,甲藻门3种,隐藻门2种,黄藻门4种,金藻门3种。以绿藻、蓝藻和硅藻为优势种属。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6.995mg.L-1。在此基础上,分别以浮游植物种类生态学指标和PCQ模型对呼伦湖水质进行评价,并验证了PCQ模型用于富营化评价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呼伦湖处于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7.
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供给功能、支撑功能、调节功能和景观功能四大类,这些功能发挥的程度受湖泊水文特征、水质状况、水生态、空间物理结构和湖泊景观等多种因素影响,各影响因子对其影响程度(权重)不同,确定权重的方法包括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定量分析乌梁素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各影响因子的相对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