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建立了包含进气道和气缸的氢内燃机三维仿真模型,研究了进气道燃料喷射氢内燃机不同转速和负荷条件下的回火机理.提出了通过优化喷氢相位,使低浓度混合气在进气门打开时首先进入气缸,降低缸内废气和热点温度,从而抑制回火的方法.仿真分析了不同转速和负荷条件下喷氢相位对进气门处混合气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得到了最优的喷氢相位.经试验验证,优化的喷氢相位使氢内燃机能够在全工况内达到或超过混合气化学当量燃空比无回火工作.  相似文献   
2.
采用“状态转移”控制分析方法,将整车的控制分为相对独立的控制状态,详细分析了在不同工况下的控制状态之间的相互跳转。以双轴并联单离合器结构的HEV进行了多能源动力总成的设计为例,对某一混合动力车辆的起步、行驶和制动等工况的控制进行了分析。采用混合动力车辆专用分析软件Psat进行了控制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混合动力车辆多能源管理系统设计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双卷流燃烧系统的排放特性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研究双卷流燃烧系统对直喷式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影响,该文采用试验和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分析方法,探讨燃油喷射系统中喷油提前角、喷孔直径、油束夹角和涡流比对双卷流燃烧系统(DSCS)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喷油提前角的增加和喷孔直径的减小,NOx生成量增加,碳烟生成量降低;随着油束夹角的增加,碳烟生成量降低,NOx生成量先增加后降低;涡流比和弧脊的匹配直接影响着双卷流燃烧系统中燃油的雾化、混合和燃烧过程,为了降低有害污染物的排放应采用较小的涡流比与双卷流燃烧室,确定了与双卷流燃烧室相匹配的满足NOx、碳烟排放最佳涡流比为1.该研究可为柴油机双卷流燃烧系统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电控单体泵导通高低压油路时,锥阀区域流场十分复杂,对泄压断油特性影响比较大,为了研究电控单体泵喷油系统回油过程中锥阀下游区域瞬态流场的变化特性,利用高速摄像方法,对锥阀下游流场进行了可视化试验,提取空化泡群的边界轮廓并计算其亮度,对其空化周期时间和亮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结合Fluent软件对瞬态流场变化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凸轮转速的增加,锥阀下游区域流场发生空化现象的平均空化周期时间近似呈线性减小,平均亮度逐渐增大;随着锥阀阀芯的往复运动,锥阀下游区域出现多个涡流区域,并不断变化;在怠速工况(500 r/min),平均空化周期时间和波动标准偏差最大,分别为4.5 ms和0.1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