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5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养蜜蜂近 10 0群 ,专为我镇大棚内种植的桃、草莓等授粉。因我县没有主要蜜源 ,所以县内大部分乡镇没有养蜂人。而我在《蜜蜂杂志》的帮助下 ,却取得了知识和经济的双丰收。《蜜蜂杂志》是我不可缺少的朋友 ,多年来 ,每月中旬我都会按时收到杂志。 2 0 0 3年 4月 2 5日我没收到第 4期杂志 ,便立即打电话向杂志社询问 ,她们说立即给我补邮。到 5月 4日 ,我收到了第 4期杂志 ,一看对方邮寄邮戳 ,日期是 4月 5日。可能是“非典”影响 ,所以杂志在邮路上整整走了 1个月。到 5月 6日 ,我又收到杂志社寄给我的第二本第 4期 ,这时我真为自己的性…  相似文献   
2.
基质覆盖式免耕播种技术对玉米生长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基质覆盖式免耕播种技术对玉米生长性状的影响规律,以种植株距、基质覆盖量和羊粪在基质中占比三个关键技术指标为影响因素,开展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对玉米株高、茎粗和产量的影响效应,并建立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当玉米株距为35 cm,基质覆盖量为1.08×10~4 kg/hm~2,羊粪所占比例为80%时,玉米综合性状最好,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3.8%。研究结果为创新免耕播种技术模式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宽幅播种机折叠机架的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得到宽幅播种机折叠机架的振动特性,验证机架的设计是否合理,以自主研发的2BMZ-13型气吸式免耕精量播种机折叠机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模态振动分析。采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和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建立机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模块得出机架前6阶振型的固有频率、振动方向和极值等振动特性,输出各阶的振形图,并将仿真分析结果与外激频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折叠机架结构设计合理,机架固有频率没有发生重叠且避开了外激频率,避免了共振现象的发生。本研究对提高播种机的播种精度、延长播种机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试验自主设计了一套畜禽舍粪污自动处理装置,该粪污自动处理装置能够实现自动清理畜禽粪便,并使粪便和秸秆及时进行发酵处理,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效解决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浪费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研究热带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实际需要,结合热带地区玉米种植的农艺要求,设计一种牵引式的小型玉米全价值收获机。在现有的收获机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选取关键部件摘穗辊的长度、转速、间距为影响因素,以摘穗率为评价指标,利用Design-Expert数据分析软件对玉米摘穗装置及茎秆粉碎装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试验分析得到玉米收获最佳摘穗率,在摘穗辊长度为350 mm、转速为3.5 r/s、间距为14 mm时摘穗率达到最优,并通过田间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
甘蔗产量预测对于制定甘蔗生长期间的精准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神经网络可以提高预测效率及预测精度,通过高速计算快速找到最优解。基于湛江观测实验站2011—2020年间田间物联网获取的气象因子(大气相对湿度、大气温度、降雨量)、田间水热因子及甘蔗产量,采用BP神经网络及GA-BP神经网络模型对所选地区甘蔗产量进行预测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Pearson及Spearman相关系数可知,甘蔗产量与月土壤最高温度、月土壤最低温度、月土壤平均温度、月大气最高温度、月大气平均温度、月大气平均相对湿度为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高于0.7,与月土壤平均含水率、月降雨量显著相关,与月大气最低温度相关性较弱。GA-BP神经网络模型对甘蔗产量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BP神经网络模型,R2达到0.8428,MAPE仅为0.90%,RMSE为1.10t/hm2,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拟合程度较高,V型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准确稳定。因此,GA-BP模型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预测甘蔗产量,对甘蔗田间管理措施及统筹分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秸秆成型技术是进行生物质能转换的主要方式之一,而秸秆成型机是进行秸秆成型技术的关键机械。目前,秸秆成型机械成型主要利用玉米和小麦秸秆,且成型制品比较简单、机械效率低。为此,以水稻秸秆为原料,制作水稻植质钵育秧盘,利用气吸式成型方法进行秸秆成型。成型系统主要包括模具的设计、传动系统的设计、电机的选择和轴系的设计。最后,利用三维制图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水稻植质钵育秧盘成型机结构设计合理,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8.
双酚A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浓度的双酚A处理土壤,探讨在不同浓度双酚A的影响下对土壤中的放线菌,细菌,真菌三大类微生物种群的数量的影响,总结双酚A的胁迫对土壤中微生物影响的变化规律,为土壤环境的保护,土壤肥力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浓度双酚A处理过的土壤中所含的细菌、真菌、放线菌三大类微生物数量都呈减少趋势,并且随着双酚A浓度的增加,微生物数量减少趋势愈明显。  相似文献   
9.
加气灌溉技术是在地下滴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土壤通气增氧的新型灌溉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土壤含氧量低、通气性差给作物带来的危害.探明加气灌溉(AI)技术下红壤土呼吸速率变化规律与作用机理,为加气灌溉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国家土壤质量湛江观测实验站,对比研究了加气灌溉与不加气灌溉处理下土壤呼吸...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加气灌溉技术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及调控机制,完善加气灌溉技术下土壤呼吸排放机理,以国家土壤质量湛江观测实验站为平台开展为期3年(2019—2021年)的定位试验,每年开展2次试验观测,研究加气灌溉(Aerated irrigation,AI)和不加气灌溉(CK)两种处理对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含水率、含氧量、土壤细菌生物量及根系生物量的影响,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analysis,PLSR)方法建立两种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含水率、含氧量、土壤细菌生物量及根系生物量的回归方程,筛选出加气灌溉技术下影响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AI处理后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含氧量分别提高12.30%~20.54%和19.90%~25.70%,同时植株根系生物量和土壤细菌生物量分别提高15.30%~22.67%和35.10%~69.17%,土壤含水率降低3.36%~14.30%,不同处理对土壤温度影响不显著。回归拟合结果表明,两种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均呈二次多项式负相关关系,与土壤含氧量呈线性正相关,与根系生物量呈幂函数正相关,与土壤细菌生物量呈指数正相关。PLSR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for projection,VIP)值表明土壤温度(VIP值为1.48)、土壤含氧量(VIP值为1.40)、根系生物量(VIP值为1.25)和细菌生物量(VIP值为1.09)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加气灌溉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土壤含氧量、根系生物量及细菌生物量对土壤呼吸速率产生驱动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完善加气灌溉下土壤呼吸速率变化响应机理、合理制定有效的土壤碳排放调控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