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了揭示燕麦耐低锌胁迫的根系形态响应,以燕麦锌高效品种晋燕2004和锌低效品种8202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设置正常供锌(1×10-6 mol/L)和低锌胁迫(1×10-8 mol/L)2个供锌水平,处理时间为0 d、15 d、25 d、35 d,测定不同锌效率燕麦品种苗期生长状况及根系形态指标.结果表明:正常供锌和低锌处理0 d、15 d,两品种干物质量、最大根长、根系总长、总根尖数、表面积、体积均无显著差异;低锌处理25 d和35 d时,锌高效品种晋燕2004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量显著高于锌低效品种8202,锌高效品种晋燕2004的最大根长、根系总长、总根尖数、表面积、体积均显著高于锌低效品种8202.说明锌高效品种受低锌胁迫的影响小于锌低效品种,且随胁迫时间长短而表现不同差异.  相似文献   
2.
3.
基于我国东北平原上的产粮大县-梨树县土地规模种植方式的实地调研,探索了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方式和规模经营途径,并分析了农户自愿进行土地流转的因素和动力。研究结果表明: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改变生产和经营方式,采取统分结合-“四统一分”的经营模式,建立并完善了“五个机制”,奠定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作业的基础。土地流转的推动力是积极发挥科技、农机农艺结合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农民自愿有序地进行土地流转。同时,针对土地流转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试论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措施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发展农机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以及影响农机化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农机化的措施及对策。为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有效发挥农机化的最大潜能。  相似文献   
5.
“3S”技术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土地规范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3S技术可克服传统调查方法在地籍信息获取和表达、宗地位置和面积测量、土地权属信息记录和更新等方面存在精确性和时效性的不足。以吉林省公主岭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为例,通过无人机航拍获得该区遥感本底影像;基于遥感、GIS技术对影像进行分析处理,制作正射影像图;根据地籍信息基础资料,辅以用户调查,使用RTKGPS进行界址点测量,最终绘制地籍图;利用GIS数据库对土地确权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3S技术为土地确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成为其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德国新型硝化抑制剂DMPP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德国新型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利用土壤胶体吸附铵离子,控制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的作用机理,减少硝态氮的淋失和氧化氮的排放,提高氮肥利用率.阐明了DMPP的使用效果受气候条件、土壤性状、作物品种、种植季节和氮肥品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自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吉林省梨树县黑钙土和风沙土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变异特征,以及在2007年实施秸秆全覆盖还田耕作技术后,对两种土壤类型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影响.于2009-2011年在梨树县高家村的黑钙土和付家街村的风沙土上连续3年进行定位取样,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和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结果表明:高家村的黑钙土自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分别增加了0.35%、36.75 mg/kg、47.03 mg/kg、196.42 mg/kg,付家街村的风沙土有机质减少了0.38%,氮、磷、钾分别增加了25.34、41.11、88.23 mg/kg.2009-2011年实施秸秆全覆盖还田耕作技术后,3年间黑钙土和风沙土有机质分别增加了0.25%和0.49%,两种土壤的氮、磷、钾含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区域差异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吉林省不同地区土地流转状况,分析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梳理不同地区土地流转合理模式,本研究利用2013年吉林省典型地区8个市(县)的实地调研资料,对不同地区土地流转水平、流转方式、流转期限及模式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土地流转受区域自然地理和区位条件的影响,中西部平原区以5年内的中短期转包方式为主;而东部沿边开放区主要采用1~2年短期出租、转包方式为主。中西部平原区的专业农场模式和企业带动模式扩大了农业产业化;东部山区家庭农场模式和种植大户模式促进了农粮商品化生产,推动了农业多元化。本研究为因地制宜地修订和完善吉林省土地流转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风沙土养分时空变化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吉林省西部典型风沙土分布区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的时空变化特征,以第二次土壤普查为背景,于2011年在吉林省的梨树县、双辽市和长岭县的6个风沙土耕地进行取样,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和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除梨树县四棵树乡土壤有机质变化速率为负增长外,其余5个采样点的土壤有机质变化速率均增加,农家肥的施用是提高土壤有机质的重要因素;与1982年相比,2011年风沙土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增加43.4%、543.4%和165.3%,碱解氮增加幅度低于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增加幅度,增施化肥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施肥技术和人为管理等措施是风沙土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燕麦宽幅匀播栽培技术是一项燕麦创新研究技术成果,笔者从2016年开展研究燕麦宽幅匀播栽培技术增产机理,本试验在大田生产条件下,选用高产优质的2个燕麦代表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燕麦宽幅匀播栽培与传统栽培模式进行对比,对不同模式下的燕麦出苗、生长发育情况、穗粒数、穗粒重等产量因素及田间杂草量进行测定并分析,明确燕麦宽幅匀播栽培的增产情况及杂草防治效果,为燕麦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为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