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8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活性腐殖酸复合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对比试验进行施用化肥和腐殖酸复合肥不同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用量范围内,水稻的株高、分蘖数、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都以腐殖酸复合肥处理最高;超过适宜用量时,均呈现降低趋势。等养分含量条件下,腐殖酸复合肥水稻籽粒中淀粉、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化肥。施用腐殖酸复合肥水稻籽粒中淀粉含量和产淀粉量均以FM4处理最高;施用化肥其含量均以HF4处理最高。施用腐殖酸复合肥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以FM2处理最高,产蛋白质量以FM4处理最高;化肥处理中均以HF3处理最高。从提高水稻籽粒产量和品质角度来说,腐殖酸复合肥处理FM3,每盆施用20 g为最佳施肥方案。过量施用含腐殖酸的肥料会抑制水稻的生长,降低氮磷钾肥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瓦房店市是我国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在国内水果生产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水果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如何满足和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成为瓦房店市水果生产的关键问题。从瓦房店市水果生产实际出发,阐述了实施水果生产标准化的必要性,提出了发展水果生产标准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北方日光温室进行反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夏季发酵培养料、秋季播种、秋冬季节出菇的反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模式,与北方气候条件基本吻合,再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出菇,可减少能源消耗。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用玉米秸秆作主料栽培双孢蘑菇,每平方米产双孢蘑菇10~15kg,可提高菇农的种植效益。栽培后产生的废料还可肥田和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使生物转化率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北方日光温室进行反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夏季发酵培养料、秋季播种、秋冬季节出菇的反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模式,与北方气候条件基本吻合,再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出菇,可减少能源消耗。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用玉米秸秆作主料栽培双孢蘑菇,每平方米产双孢蘑菇10~15kg,可提高菇农的种植效益。栽培后产生的废料还可肥田和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使生物转化率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微区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等量氮磷钾条件下,研究了以鸡粪和猪粪为主要原料的两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鸡粪有机无机复混肥和猪粪有机无机复混肥均比单施化肥具有显著增产效果,其中鸡粪有机无机复混肥更为突出.同时,在等量氮磷钾条件下,施用鸡粪有机无机复混肥和猪粪有机无机复混肥均比单施化肥极显著提高了大白菜的总糖含量和Vc的含量,鸡粪有机无机复混肥仍更为突出;此外,还可极为显著地降低大白菜的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6.
棕壤土合理耕层标准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昌图县为研究区域,调查分析目前旱田耕层现状和形成原因。调查结果表明,试验区农田平均耕层深度14.04 cm,平均有效土壤量为1.75×10~6kg/hm~2,平均有机质含量1.83%,平均下层土壤容重1.42 g/cm~3,未达到合理耕层标准。深松可使耕层深度和有效耕层土壤量分别增加20.66%和17.14%,并使深层土壤容重降低5.63%;施用有机肥可提高耕层有机质含量0.38个百分点,土壤容重降低4.80%。连年深松并施用有机肥是构建合理耕层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瓦房店地区玉米种植属于雨养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针对瓦房店地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减轻生产中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开发玉米生产潜力,促进瓦房店地区玉米产业高产增效。  相似文献   
8.
甘薯氮磷钾平衡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甘薯养分吸收规律及优化配方施肥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薯生长过程中,氯磷钾三元素的施用量对其产量影响明显,呈显著的回归关系。经模拟计算,获得最佳施肥量为N=127.3kg/hm^2,P2O5=145.2kg/hm^2,K2O=161.0kg/hm^2,求得最佳产量为53431.1kg/hm^2。并且还测算了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讨论了甘薯氮磷钾养分的施用方法和时期.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玉米补充灌溉的最佳时间和增产效果,采用田间微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补充灌溉对玉米叶片生理特性(叶绿素、SOD、POD、MDA、可溶性蛋白)、根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区最佳灌溉时间为玉米生育后期;2在灌浆期补灌一次即能起到显著的增产效果;3全生育期灌溉可增产6.36%,但灌溉水利用率较低。得出结论,最佳补充灌溉方式为抽雄和灌浆期各补充灌溉一次。  相似文献   
10.
在瓦房店市耕地地力调查和相关资料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采用GIS技术、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对瓦房店市北部5个乡镇的耕地地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瓦房店市北部5个乡镇1等地占4.70%;2等地占32.61%;3等地占17.24%;4等地占30.59%;5等地占12.97%,6等占1.88%。结合当地的几种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进一步分析得出:果园、菜地和设施农业用地主要集中在1、2、3等地,地力较高,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旱地主要为4、5等地,说明旱地生产力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在旱地田间管理上必须重视使用有机肥,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