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很多种槭树叶子的形状,与枫叶极为相似,以至人们常常误将槭树称枫树。它们的区分是,槭树的叶对生,属槭树科,有2属100多种;枫树的叶互生,枫树属金镂梅科,有25属100种(《全世界500余种树木的彩色图鉴》)。从盆景照片上看,笔者看不清它的树叶是对生还是互生,但从叶子有3至5枚齿形浅裂片,暗绿色且光滑,树皮绿褐色并有白色条纹和裂缝等特征上判断,可能是枫树。厦门本岛的山上都有槭树,没有枫树。近两年来,在仙岳山、植物园种植了不少枫树苗,现在有的已长到半人多高。可惜秋天不见红叶,可能  相似文献   
2.
简单地分析了国内大、中型泵站传动装置的现状,讨论了泵站用变速调节装置的作用,并对现有的双速电机调速、液力耦合器和磁力耦合器调速以及变频调速装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指出了其适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用新型2X-H型行星齿轮变速箱调节泵速度的方法,给出了3种具体方案。通过对各方案的配齿进行具体计算和分析,得出第2种方案具有行星轮系的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小型复式谷物清选机的研制是在市场有大量需求的前提下进行的.该机配用动力是1.5kW的单相交流电动机,机架的宽度尺寸是根据地排车下盘的尺寸和筛体的宽度尺寸确定的,筛选振频为420 Hz,振幅为6 mm,风机转速为910 r/min.该机主要待改进的部分是仓门由手动调节改为自动调节.  相似文献   
4.
影响甜玉米鲜食的因素及加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甜玉米的成分、作用及影响其鲜食的因素和常用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两平移两转动多自由度减振平台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两平移两转动并联机构为减振平台主体结构,在并联机构主动副处辅以弹簧阻尼装置,运用反向自适应原理,实现两平移两转动多自由度耦合振动衰减。对两平移两转动多自由度减振平台进行了系统结构设计、理论分析和ADAMS仿真分析,并制作样机进行了试验分析。样机仿真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两平移两转动多自由度减振平台设计理论和分析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制作山水盆景可在山石上接种苔藓来增加其真实感和自然感,同时还可以保持水土,丰富色彩。山石的养苔要掌握“山阴深壑有,向阳突石无”的原则。植苔的方法有:1、在室外取青苔撕成若干小块,紧贴在有泥浆的山石上,然后喷少许水即可。2、加水将除去杂质的青苔捣碎成汁,用毛笔涂在需要植苔的山石上,将山石连盆置阴湿处,数日后即可生出青苔来。3、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型全柔性微动三平移并联机器人机构{R∥R∥R∥P(4R)}∥{R∥R∥P(4R)∥R}⊥{R∥R∥R∥P(4R)}的运动学特性,首先求解机构的位置正解方程,并对该并联机构的运动学解耦特性进行分析,发现该三平移机构为近似完全解耦;求解出该机构的位置反解方程及中间变量的表达式;利用ADAMS软件对该机构的位置正解特性进行了仿真模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1.加热保鲜 甜玉米青棒采收期是在籽粒乳熟期间,最佳食味期就是适宜的采收期。 (1)工艺流程 鲜玉米棒→剥壳除丝→清洗→预煮→冷却→晾干—擦净→装袋→真空封口→高压杀菌→恒温培养→检验→装箱→打包→入库。  相似文献   
9.
搅拌滚筒内非牛顿流体的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混凝土这种典型的非牛顿流体中的宾汉流体,建立了其本构方程和流体力学模型.以有限元为依据,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基于k-ε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计算了预拌混凝土在搅拌滚筒内的三维流场,数值模拟搅拌叶片螺旋角为73°时流场的流线和轴向出料速度,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混凝土在滚筒内搅拌的实际情况.通过与搅拌叶片螺旋角为66°和80°的搅拌滚筒内流动的模拟计算比对,表明螺旋角为73°的叶片的搅拌性能和出料速度均优于其他螺旋角的搅拌叶片,能满足搅拌运输车的搅拌滚筒对拌料匀质、送料连续和低动力消耗的要求.同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比对,验证了模拟分析的正确性.该搅拌筒内非牛顿宾汉流体混凝土流动的数值模拟,表明基于k-ε模型的CFD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用于搅拌筒内混凝土这种非牛顿流体的搅拌过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三平移全柔性并联微动机器人机构静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型非对称三平移并联机构{R∥R∥R∥P(4R)}∥{R∥R∥P(4R)∥R}⊥{R∥R∥R∥P(4R)}普通的转动关节全柔性化,形成非对称全柔性三平移微动并联机器人机构。利用“伪刚体模型”法,以普通的转动副加上等效的双向扭转弹性元件替代每个柔弹性关节,形成全柔性并联机器人机构的伪刚体等效模型。采用与“摩擦圆理论”分析法相似的力分析方法,分析了全柔性并联机器人机构的静力学问题,发现机构虽然具有优良运动解耦性,但其静力学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