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水源多目标供水系统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于具有水库供水和地下水源地供水的联合供水系统,应用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并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功能,建立了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拟模型。经历史资料验征,对于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土地生物处理过程中多环芳烃降解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凌  崔广柏 《土壤学报》2001,38(4):558-568
土地生物处理能有效降解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 (PAHs) ,构建的基于土壤屏蔽反应机理的数学模型能较好的描述该降解过程 ,从而可以预测降解土壤生态系统中PAHs所需的时间、降解程度以及降解结束后被土壤所屏蔽的PAHs的量 ,数学模型在美国Alcoa公司LTU基地的大型土地生物处理工程中得到了验证。利用该数学模型 ,预测了 3,4,5和 6-环 -PAHs的土地生物处理过程及规律  相似文献   
3.
南方生态河道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生态河道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指出当前生态河道建设中的不足,认为生态河道建设应是河道生态空间范围内河道功能的维持、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建立了南方生态河道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进行了量化。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为生态河道的评价奠定了基础,也对生态河道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湿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去除效应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姜翠玲  崔广柏 《农业环境保护》2002,21(5):471-473,476
综合论述了湿地去除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机理及影响营养物质净化的因素,指出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引起地表水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农田与水体之间的一个过渡地带,可通过土壤吸附、植物吸收、微生物转化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降解地表径流中的氮磷营养物质,减轻地表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基于苏北平原河网水文地理特性,建立了污染负荷控制的计算模型,对江水东引清水通道涉及区域进行水环境容量计算,并结合排污量计算出河道污染物削减量或剩余环境容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污染负荷控制措施的研究。结果表明:江水东引清水通道沿线主要河段的水质一般情况下能满足要求,但也应注意到点源污染相对较集中,这会造成支流某些纳污河段容易出现水质超标,而利用清水通道加大调水量可以改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6.
张蕾  崔广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063-18064
以广东省西樵和太平场为例,依据2008年广东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考虑了水质评价标准的区间形式和调整的无量纲化方法——"中心化"方法,利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广东省西樵和太平场监测断面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比经典方法更具有区分性,具有更明确的物理意义,在评价水质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湿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去除效应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综合论述了湿地去除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机理及影响营养物质净化的因素,指出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引起地表水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农田与水体之间的一个过渡地带,可通过土壤吸附、植物吸收、微生物转化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降解地表径流中的氮磷营养物质,减轻地表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锡山地区河网入贡湖污染负荷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锡山地区产生大量污水排入河网,使得河网水环境不断恶化,进而对贡湖水质变化产生影响。通过建立适合锡山地区河网流态的水量水质模型,计算分析了该地区河网污染物(TP)排入贡湖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同时论证了望虞河对这种变化的贡献,为提高引江济太工程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刘宏伟  余钟波  崔广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759-13762
分析了太湖地区农业小流域逐日降雨径流和暴雨事件对氮素营养物输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流失日平均浓度随降雨量和径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总氮最大,硝态氮次之,铵态氮最小。暴雨事件中,径流起涨初期氮素浓度迅速升高,之后逐渐降低,在退水时期会有所反弹。暴雨事件中的瞬时流量与氮素输出浓度关系按流量大小可分为3段:在小流量段,氯素浓度低且数量平稳;中流量段,各态氮素流失浓度变化大;高流量段,总氮和铵态氮流失浓度显著降低并逐渐平稳,硝态氮浓度略为降低但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0.
马海波  崔广柏  常文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630-12631,12670
分析了当前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的各种计算方法及其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的方法。该方法基于SVM理论建立SVR回归模型,将河流的平均水深H、宽度W、流速v以及剪切流速v*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将河流的纵向离散系数EX作为模型的输出变量,选取22组数据用于模型的训练和验证。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29%,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简单有效地预测河流纵向离散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