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6篇
农作物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秦鹏  张德俊 《南方农机》2019,(12):181-181
能源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高效地发挥能源的积极作用,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成为各个国家重视的问题之一。为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对热能和动力工程在锅炉中的具体应用展开研究是一项可行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3.
杨希  陈杰  张春枝  张德俊 《农业机械》2012,(12):118-120
以云南普洱茶为原料,采用接入优势菌种:黑曲霉、米曲霉以及红曲霉分别进行发酵,初步研究了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茶多酚和茶色素的变化情况,最终以茶多酚含量、茶色素含量的变化和感官评价来判断普洱茶发酵的效果。结果表明:接入黑曲霉的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茶多酚含量和茶色素含量的变化最显著,茶汤色也由发酵前的黄绿色变为发酵后的红棕色,香气独特陈香,相比之下更能体现普洱茶的品质特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贵州山地土质松软,田块面积小、坡度大,现有辣椒收获机在山地上行驶困难等问题,设计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地的履带自走式辣椒收获机,并以该收获机的底盘为对象,研究收获机在山地行驶过程中的通过性和稳定性。利用RecurDyn对底盘在横坡行驶、纵坡行驶、翻越垂直壁和跨越壕沟等过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收获机在黏土路面上满载行驶时,横坡行驶最大坡度角为22°,纵坡上坡最大坡度角为30°,纵坡下坡最大坡度角为21°,翻越垂直壁最大高度为510 mm,跨越壕沟最大宽度为1 020 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收获机纵坡上坡、翻越垂直壁和跨越壕沟的极限值与仿真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0%、1.96%和3.92%,吻合度较高。试验验证了收获机在行驶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通过性,能够满足现阶段贵州山地辣椒采收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茶行业微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促进行业内的互动交流与更多的商业合作,提高茶行业微刊职业操守和服务品质.10月9日,由中国茶叶榜、茶业复兴、茶人王心、弘益茶道美学等茶业微刊联合发起的“中国茶业微刊联盟”在云南省昆明市成立.21家微刊单位与会,《广东茶业》茶行天下杂志旗下微刊“茶行天下”作为成员加入联盟并作介绍发言.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提高茶行业微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促进行业内的互动交流与更多的商业合作,提高茶行业微刊职业操守和服务品质。10月9日,由中国茶叶榜、茶业复兴、茶人王心、弘益茶道美学等茶业微刊联合发起的"中国茶业微刊联盟"在云南省昆明市成立。21家微刊单位与会,《广东茶业》茶行天下杂志旗下微刊"茶行天下"作为成员加入联盟并作介绍发言。中国茶业微刊联盟本着"规范、标准、合作共赢"的原则,旨在提高茶行业微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促进行业内的互动交流与更多的商业合作,提高茶  相似文献   
7.
我国作为辣椒生产大国,辣椒机械化收获正在逐步代替人工收获,由于机械采收漏采率和含杂率较高,故此,需对收获机的关键部分进行优化,而优化缺少相关参数的参考,因此对贵州辣椒收获机收获的朝天椒(簇生朝天椒)混合物相关参数进行测定与仿真,包括朝天椒及椒叶的物料特性、果实及果柄的结合力、朝天椒混合物的悬浮速度。通过测定参数与仿真参数的对比分析可知:辣椒果实与果柄结合力为11.54 N,果柄与辣椒茎秆结合力为10.11 N;朝天椒果实悬浮速度为13.37 m/s,辣椒叶悬浮速度为3.71 m/s,辣椒茎秆悬浮速度为8.96 m/s,该研究可对辣椒收获机收获性能的提高和辣椒风选分离装置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体验式的综合茶叶城,是茶叶批发市场新的商业模式,契合了现今"全民饮茶"的主潮流,更具生命力。如今,茶已成为全球最大众化、最受欢迎并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饮品,在近年倡议的全民饮茶活动开展得日益纵深之时,茶叶市场探索转型发展也随之开启了新的模式。"多元化的业态构成,将会成为今后传统茶叶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突破传统需要跨界的开发模式。"广东奔富茶叶交易市场副总经理朱洪东如此阐述自己独到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电力体制改革的全面加速,正对供电企业的经营模式、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供电企业的发展将面临着营业区缩小、优质客户流失、市场份额降低、销售收入减少、优秀人才流失等严峻形势。而“互联网+”经济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社会服务意识、服务理念和服务技术的全面变革,对供电企业的营销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电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争取更多的用户资源,就必须立即转变营销服务观念,满足不同用户的多维度的用电需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