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5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1篇
  15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主要讨论了国内圆形料场堆取料机发展现状和混匀堆取机的堆取工艺及物料混匀工作原理,最终从数学角度分析了混匀堆取工艺。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孙桥农业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泰思建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所做的《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企业孵化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农业创新园开展配套的绿化设计,从设计的要求、原则、构思、树种选择以及主要道路框架的植物配置进行探讨,并从宏观角度对景观进行归纳分析,探索农业示范园绿化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以充分体现绿化环境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简要回顾和总结甘肃河西地区水权制度演变历史及特征的基础上,对这一演变过程进行了制度经济学分析,得出"用水自由取用-用水使用量权限制-可交易水权"是其变迁的一条基本逻辑主线。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水权制度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提出了河西地区水权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不同抗病性葡萄叶片感染霜霉病菌后PO、PPO和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染霜霉病菌的葡萄品种三种酶活性在升高的速度和幅度上,其抗病和感病品种有显著的差异,与感病品种乍娜和红提相比,抗病品种赤霞珠三种酶活性不仅升高的速度快、幅度大,且高活性维持的时间长,亦表明葡萄品种间的抗性与这三种酶活性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人们对城市居住区的绿化要求越来越高。由此,也加快了城市居住区的绿化建设,并且取得的不错的成效。本文主要针对城市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城市居住区的绿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淮北地区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园地选择与整地薄壳山核桃Juglans regia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广泛,但因为它是深根性果树,应选择深厚肥沃、保水力强的壤土更为适宜。定植穴规格为80cm×80cm×80cm,定植穴挖好以后,将表土和有机肥混合填入坑底。每穴施有机肥10~20kg。  相似文献   
7.
针对生产中柿树生理落果的原因分析,提出了解决生理落果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随着防治环境污染要求的提高,国内市场对堆取料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提出了在重点考虑物流性的前提下,建立料堆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获得料堆轨迹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中筋小麦济麦22为试材,在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0—4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均补灌至70%和总施氮量为240kg/hm~2条件下,设置5个氮肥基追比例处理:0∶10(N1)、3∶7(N2)、5∶5(N3)、7∶3(N4)、10∶0(N5),研究测墒补灌节水栽培条件下氮肥基追比例对小麦植株氮素利用和土壤氮素表观盈亏的影响。结果表明:N3处理的植株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基追比例处理;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土壤矿质氮损失量、氮肥表观残留率和氮肥表观损失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与N1、N2、N4、N5处理相比,N3处理的氮素生理利用率分别高33.22%,12.60%,11.54%,98.14%,籽粒氮素利用率高148.65%,56.48%,59.63%,229.29%,氮肥农学效率高96.52%,34.86%,37.64%,204.98%,氮素表观盈亏量分别低35.04%,13.82%,30.36%,29.30%。根据不同氮肥基追比例下各指标的相关系数分析表明,植株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氮素生理利用率、籽粒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与土壤硝态氮积累量、成熟期0—200cm土层土壤矿质氮残留总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氮肥基追比例为5∶5的N3处理为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越冬期测墒补灌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13-2014年小麦生长季,选用高产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依据0~40 cm土层进行测墒补灌。设置5个试验处理,即全生育期不灌水(W0)、越冬期不灌水(W1)、越冬期补灌至土壤相对含水量70%(W2),越冬期补灌至土壤相对含水量75%(W3)及越冬期+拔节期+开花期各灌溉60 mm(W4),其中W1、W2和W3处理在越冬期补灌基础上于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补灌至土壤相对含水量的65%和70%,对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各生育期总灌水量为W4>W3>W2>W1>W0。在灌浆中期,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表现为W4>W2、W3>W1>W0,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W4>W2>W3>W1>W0;W2处理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对籽粒的贡献率与W4处理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W0、W1和W3处理;各处理籽粒产量表现为W4>W2、W3>W1>W0;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W2>W1、W3>W4>W0。依据0~40 cm土层进行测墒补灌,小麦越冬期土壤目标相对含水量达70%的W2处理的补灌水量低于W3和W4处理,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优,分别为8 864. 46 kg·hm-2和22.14 kg·hm-2·mm-1,是高产节水的最佳灌溉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