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究间歇灌溉模式下不同生育时期施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并确定适宜的施硅肥时期。【方法】选取“津原85”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间歇灌溉模式下设6个施硅肥处理(不施硅肥(CK)、分蘖期施硅肥(F1)、拔节期施硅肥(F2)、孕穗期施硅肥(F3)、抽穗期施硅肥(F4)、扬花灌浆期施硅肥(F5)。研究间歇灌溉下不同处理对水稻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间歇灌溉下增施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均具有促进作用,使水稻叶面积指数增长1.15%~11.36%,干物质量增长9.17%~24.24%,产量增长2.05%~8.63%,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增长2.16%~8.63%。不同生育时期施硅肥对水稻的影响也不同,其中分蘖期施硅肥效果最佳。【结论】间歇灌溉模式下,通过增施硅肥可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可将分蘖期作为间歇灌溉下“津原85”水稻适宜的施硅肥时期。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天津地区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并进一步提高水稻水分利用效率,以水稻品种‘津原85’为研究对象,以控制土壤水分下限的4个水平作为灌溉试验处理,即土壤饱和含水率的60%(Ⅰ)、70%(Ⅱ)、80%(Ⅲ)、90%(Ⅳ),来研究不同无水层控制灌溉处理对水稻的生长性状(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水分利用率、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度的水分亏缺,除株高外,均有助于水稻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产量的提高。不同处理下水稻生物量、叶面积指数、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均高于对照的3%~26%、6.53%~12.35%、0.9~1.56 kg·m-3、7.24%~9.5%。综合考虑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当控制土壤饱和含水率70%为下限(处理Ⅱ)进行灌溉,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