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研究蒜种种植方位对大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大蒜机械化种植装备的研发应用及其直立种植性能指标的确定提供依据,以杂交红蒜为试验对象,对蒜种种植方位进行单因素田间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芽尖向上30°以上种植的大蒜在蒜薹长度和蒜头产量与水平种植差异不显著,但出苗早,出苗齐整,植株高大,建议芽尖向上30°以上作为衡量大蒜种植机械直立种植的指标。芽尖向下种植的大蒜出苗晚,出苗不齐整,与水平种植相比,出苗率低4%,蒜薹长度短6.9%~15.2%,蒜头产量减产8.4%~15.1%,蒜头的横径较小,大小不一致,形状不规则,立直种植时应尽量避免芽尖向下种植。  相似文献   
2.
连续种植式大蒜立直种植装置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连续式大蒜立直种植装置种植蒜种的过程中由栽植器水平分速度不断变化引起的立植率低的问题,对立直种植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大蒜种植机的立直种植装置设计及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此,阐述了实现栽植器连续立直种植运动的机构及其工作原理,分析了栽植器运动速比λ1时种植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及速度变化规律。通过栽植器在不同位置、不同打开方式及栽植器成穴剖面形状的对比分析可知:栽植器在第一零速点a和最低点之间靠近最低点向前单侧打开且栽植器鸭嘴后侧为垂直形状时,栽植器成穴形状最理想,其入土阻力较小、栽植器的后侧对蒜种有扶正作用,有利于蒜种的立直种植。  相似文献   
3.
蒜薹收获是大蒜生产的重要环节,收获时既要保证蒜薹质量又不能伤害植株影响其继续生长,实现机械化收获比较困难,蒜薹收获仍以人工为主,为研发能达到推广应用要求的蒜薹收获机,对蒜薹收获机械化技术现状进行分析。从大蒜的收获模式和蒜薹收获的方法对蒜薹、蒜头产量的影响出发,综合分析现有蒜薹收获机械的类型、关键部件和工作原理,通过现有蒜薹收获机械性能比较分析,针对现有蒜薹收获机械普遍存在对蒜薹假茎破坏、影响蒜头后期生长的问题,提出采用夹薹原理机械化收获蒜薹,蒜薹长且对假茎损伤小,蒜薹收获机械化应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才能提高收获部件工作的准确性、减少对植株和蒜薹的损害乃至无损。为我国蒜薹收获机械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大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