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秸秆覆盖对寒旱区农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秸秆覆盖模式对寒旱区农田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以东北黑土和玉米("郑单958")为研究对象,在秸秆、残茬覆盖和免耕条件下,设置裸土留茬、条带留茬、碎秆覆盖、整秆覆盖及传统耕作5个处理,对耕层土壤水分状况、土壤结构及养分变化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秸秆、残茬覆盖结合免耕处理土壤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可分别提高0~50 cm耕层春播期和全生育期土壤水分5.11%~17.30%和0.14%~6.20%、降低0~40 cm耕层土壤容重5.38%~6.77%,增加土壤大团聚体含量5.52%~16.02%,提升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4%以上,稳定土壤处于作物生长适宜的酸碱性.其中碎杆覆盖免耕种植各项指标均表现良好,调控效果在东北黑土区更稳定,为寒旱区旱作农业土壤环境改善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生育期内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玉米为研究对象,基于黑龙江省长时间的气象站点观测数据,结合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研究黑龙江省玉米生长季内降水、气温、区域干湿变化特征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降水变化趋势不显著,但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变化趋势显著。湿润化的趋势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西北部和东南部,干旱化趋势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自东向西大部分地区。玉米的气象产量主要受SPEI3-8影响,气温是影响黑龙江省生育期内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合理规划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白雪峰  赵雨森  戚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123-9124,9128
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近年来对于需水量的预测被高度重视,由于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实际的需水量要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往往因为因素的忽略、数据资料的局限性、预测方法的不当,导致预测结果与实际的需水量之间的差距很大。应用灰色预测理论,建立GM(1,N)模型,对佳木斯市的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进行了预测。所建立的模型经过误差分析,证明该模型适用于影响因素复杂,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为研究区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戚颖  付强  孙楠 《节水灌溉》2007,(4):7-9,12
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程度及节水模式评价分析,对促进半干旱地区高效合理利用水资源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以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甘南县为例,利用集对分析(SPA)模型分析现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态以及适合该地区的节水灌溉模式,模型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及多方案优选中得到较好的运用,计算结果显示,甘南地区水资源利用程度仍属于初级阶段,开发潜力大,结合优化的节水灌溉集成技术,为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戚颖  赵雨森  王斌  朱士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4,(12):3473-3475,3529
首先分析了气象要素包括气温、风速、空气饱和差、日照时数及蒸发量对水稻需水量的影响.然后,根据水汽扩散理论建立需水量基本方程,考虑气象要素对水汽交换系数的影响,建立水汽交换系数公式,从而导出计算水稻需水量的五因素数学模型.将该数学模型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需水量模型在寒地稻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比Penman-Monteith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作为区域性计算公式在稻作灌区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雪峰  赵雨森  戚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43-12845,12856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地区秸秆覆盖的节水增产问题。[方法]以野外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的含水率、玉米的生长状况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结果]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含水率整体高于无覆盖处理,其中10 t/hm2秸秆覆盖量下,土壤0~40 cm土层中土壤含水率最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最强;秸秆覆盖条件下,玉米的生长性状明显优于无覆盖处理,体现出较强的优势;10 t/hm2处理条件下,作物的产量及土壤水利用效率最高。[结论]该研究为松嫩平原地区秸秆覆盖技术的科学实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天人合一"的起源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揭示古典园林所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对现代园林的指导意义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量影响的GSAC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高寒区水文模型研究中基础数据缺乏、现有数据时空分辨率不高、蒸散发和积雪融雪难于定量计算等问题,选择基于栅格的萨克拉门托(GSAC)模型,通过设定不同的土地覆被变化情景,定量分析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并推求了宝清站枯水期流量。结果表明:率定参数后的GSAC模型在模拟位于寒区的宝清河流域日流量过程中,率定期和验证期的决定系数平均值为0.732 9,较好地再现了该流域1997—2001年逐日的流量过程;退耕还草、还林均会引起年径流量的增大,增幅在3.09%~44.85%之间,且退耕还草对流量的影响更大;退耕还草、还林的坡度与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具有负相关性,即坡度越小,流量越大;坡度超过15°的耕地还草后的平均流量与该区域的生态需水量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