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化超高压食品灭菌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套智能化超高压食品加工设备,分析并确定了水介质增压器、单向阀、卸压阀、容器密封和温控系统的结构和相关参数.试验表明,整机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利用该设备在600 MPa处理鲜榨桃汁5 min,产品符合商业无菌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静压和热处理对蘑菇多酚氧化酶的钝化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静压处理HHP(100~1 600 MPa,0.2~25 min)和热处理(55~80℃,0.2~20 min)对双孢蘑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简称PPO)的钝化效果,并分析了钝化动力学。随着处理压力、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钝化效果增强。在600 MPa以下压力处理后,PPO活性残存率均大于88%,表明600 MPa以下处理压力对PPO的钝化效果较差。而800、1000、1200、1400和1600 MPa压力下处理25 min,PPO活性残存率分别下降到66.42%、52.83%、27.20%、2.20%和0.01%,表明800 MPa以上压力能有效钝化蘑菇PPO。应用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热处理对PPO的钝化动力学,各温度条件下拟合的决定系数R2都在0.960以上,表明PPO的热钝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应用两段式模型对HHP钝化蘑菇PPO的动力学进行拟合,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82,HHP钝化蘑菇PPO符合两段式钝化动力学。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破碎和均细化处理对胡萝卜汁中类胡萝卜素释放途径的影响,采用打浆﹑胶体磨和高压均质3种破碎和均细化方式处理胡萝卜汁。应用分光光度法对处理后不同植物组织(大细胞聚集体﹑小细胞聚集体和有色体)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游离类胡萝卜素含量,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油脂可萃取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不同处理后类胡萝卜素的分布情况。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油脂可萃取类胡萝卜素单体含量进行测定。通过显著性分析确定不同均细化处理对以上3种植物组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游离类胡萝卜素含量﹑总类胡萝卜素释放率和油脂可萃取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单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破碎和均细化处理后,大细胞聚集体中类胡萝卜素所占比例减小(从36.18%减小至15.28%),小细胞聚集体(从11.11%增加至15.73%)和有色体部分(8.36%增加至30.56%)中类胡萝卜素所占比例增大,类胡萝卜素释放在对其释放阻碍程度低的组织部分中。经过均细化处理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的类胡萝卜素颗粒减少,处理越均细,可见的类胡萝卜素颗粒越少。对胡萝卜汁处理越均细,胡萝卜汁中类胡萝卜素释放率越高,其中胶体磨和高压均质联合处理胡萝卜汁后类胡萝卜素的释放率为50.91%。对胡萝卜汁处理越均细,胡萝卜汁中油脂可萃取总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α-胡萝卜素含量越少。研究结果对后续分析如何提高胡萝卜汁中类胡萝卜素生物利用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绿豆的体内抗氧化作用,本文以绿豆皮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绿豆皮水提液(mungbean hull extracts,MHE)对高温条件下大鼠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前或高温处理后分别灌胃以浓度为10、20、40 mg·mL-1MHE的大鼠,其血清MDA含量、NOS活性、LDH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血清T-AOC、GSH含量、SOD活性、CAT活性等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高温处理后灌胃MHE对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提高的效果好于高温处理前灌胃。MHE中的活性物从多方面维持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这对阐明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生化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电子束辐照对壳聚糖分子量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子束辐照降解壳聚糖,并利用体积排阻色谱-十八角度激光光散射仪、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FTIR光谱仪、X衍射仪对辐照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壳聚糖的分子量逐渐降低;颗粒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5~ 300kGy的辐照剂量范围内,电子束辐照对其结构、脱乙酰度和结晶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食品工程用超高压设备的设计及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提高超高压设备的稳定性和处理效率,促进超高压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该文阐述了HHP-700-400L型食品工程用大型超高压设备的工作原理、设计要求、主体结构和工作过程,分析并确定了双向水介质增压器、直推式容器堵头及其密封系统、承压容器材料和结构等相关参数。设备单体容积为100L,总容积为400L;最高工作压力为600MPa;处理能力达到1.68t/h。经性能试验表明:设备性能稳定、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研究结果为大型商业化超高压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回收加工副产物苹果皮中丰富的酚类物质,缓解因处理不当导致的环境污染,本研究采用真空冷冻干燥(FD)和65℃热泵干燥(HP)预处理苹果皮,然后将干燥的苹果皮粗粉碎,再经振动磨超微粉碎5 和25 min制备苹果皮全粉,探究不同制粉方式对苹果皮全粉色泽、微观结构、粉体行为特性以及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酚类物质生物利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碎时间的延长,粉体粒径变小,色泽变亮变红(L*a*值显著升高),颗粒外观趋于规则、光滑。与粗粉碎相比,超微粉碎使粉体容积密度显著增大,压缩性显著降低,同时也使得粉体性质变得不稳定,影响了粉体流动性。干燥方式和粉碎程度均会影响酚类物质的溶出,HP和超微粉碎显著降低了苹果皮全粉中绿原酸和表儿茶素的含量,而FD显著降低了金丝桃苷、芦丁和根皮苷的含量。在胃消化过程中,芦丁含量升高了1.05~1.47倍,并有新的酚类物质——儿茶素产生,而其他酚类物质约降解了10.53%~34.08%;小肠消化过程中酚类物质的降解程度是胃消化的2~8倍。经透析后测得儿茶素、芦丁、金丝桃苷和根皮苷的生物利用度分别约为237.07%、18.35%、29.52%和41.04%。本研究结果为副产物苹果皮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为苹果皮制粉加工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苹果片中短波红外干燥过程中水分扩散特性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为了研究苹果片中短波干燥过程中水分扩散特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而明确中短波红外干燥过程中的水分扩散特性,采用中短波红外干燥箱在50、70和90℃的条件下对苹果片进行中短波红外干燥处理试验,应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resonance,LF-NMR)和差示量热扫描(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等技术,测定中短波红外干燥过程中水分状态、玻璃化转变温度、水分活度、体积等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中短波红外干燥过程中水分状态与玻璃化转变温度、水分活度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中,中短波红外温度对水分扩散影响较大,50、70、90℃3个温度条件下平均干燥速率之比为1∶1.5∶2.3;苹果片中存在3种状态水分,干燥过程中液泡中的自由水含量大幅度降低的同时,细胞质和细胞外空隙中不易流动水质量分数由7.96%增加至46.82%,干燥继续进行,不易流动水含量逐渐降低;中短波红外干燥过程中,苹果片内不易流动水含量的降低,明显提高了玻璃化转变温度(p0.05),使其由-38℃左右最高上升至13.41℃,并引起水分活度由0.99迅速下降至0.24(p0.01);随干燥过程中水分的散失,苹果片发生皱缩现象,体积与水分含量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性(R0.99)。该研究为中短波红外干燥中水分扩散特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干燥方式对丰水梨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丰水梨脆片的干燥工艺,研究了不同干燥温度(55、65、75、85、95℃)下热风干燥、中短波红外干燥和真空干燥对丰水梨片干燥特性的影响,并以色泽、硬度和脆度作为指标评价干燥条件对丰水梨片物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干燥温度下中短波红外干燥的干燥速率最快,干燥时间最短。对建立的5种干燥模型进行拟合对比,Page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丰水梨片的干燥过程。丰水梨片热风干燥、中短波红外干燥和真空干燥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分别为4.55×10-10~9.18×10-10、8.62×10-10~2.21×10-9和4.36×10-10~1.33×10-9m2·s-1,活化能分别为17.62、24.84和27.86 k J·mol-1。此外,65℃条件下中短波红外干燥后的丰水梨片具有更好的色泽、硬度和脆度(L值为62.70,ΔE值为7.10,硬度为973.14 g,脆度为4.67 mm)。本研究结果为丰水梨中不同干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火龙果热风联合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火龙果热风联合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分析预干燥含水率、膨化温度、抽空温度3个因素对火龙果膨化产品色泽、硬度、脆度和复水比的影响。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通过综合评分得到火龙果热风联合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范围。结果表明,预干燥含水率、膨化温度、抽空温度3个因素对产品的色泽、硬度、脆度和复水比均影响显著。火龙果热风联合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范围为预干燥含水率10.23%~20.56%,膨化温度90.68~100.23℃,抽空温度55.69~65.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