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克新系列马铃薯品种淀粉性状测定得出,克新20号淀粉开始糊化的温度最高为73.8℃,克新4号最低为67.3℃。其中8个品种黏度值在3500cp以上,远远大于其他作物淀粉平均黏度值.测试得出克新20号黏度无最大值.这与其他品种淀粉性状完全不同。9个品种淀粉中位径平均为62.7um,8个品种支链淀粉含量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2.
小麦散黑穗病在我国各冬、春麦区都有发生,但各地区发生程度有所不同。在春麦区东北地区比内蒙古、西北春麦区重。一般发病率在1%~5%之间,个别地区可达10%~15%或更重。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追施硝酸钾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二年试验 ,研究了追施硝酸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块茎淀粉含量、块茎大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证明 ,追施钾肥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块茎淀粉含量及块茎大小 ,提高了生育后期叶片的光合强度和叶绿素含量 ,延缓了衰老速度 ,延长了生育期。不同时期追施硝酸钾的效果不同 ,以现蕾初期追施硝酸钾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是我国鲜食型马铃薯商品薯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每年向国内各省调运商品薯100万t左右,具有较大的发展市场,近年来由于黑龙江省晚疫病、病毒病发病程度呈增加趋势,常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选育适应黑龙江省自然生态特点的高产、抗病鲜食专用马铃薯新品种,将为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南美白对虾肉(PV)的贮藏稳定性,研究了蔗糖、菊糖和海藻糖对PV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与状态图的影响。采用静态称量法研究了25℃下PV和按虾肉质量添加10%蔗糖(PV-S)、10%菊糖(PV-I)和10%海藻糖虾肉(PV-T)的吸附等温线。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了PV、PV-S、PV-I与PV-T的Tg和冻结点温度(TF)。分别采用Gordon-Taylor方程和Clausias-Clapeyron方程拟合Tg与TF数据,构建了虾肉的状态图,探讨了添加糖类对PV的Tg与状态图的影响。结果表明,PV、PV-S、PV-I与PV-T的水分吸附等温线呈III型,GAB模型为描述PV、PV-S、PV-I与PV-T水分吸附特性的最适模型。PV、PV-S、PV-I与PV-T的平衡含水率随着水分活度aw的增大而增大。aw一定时,平衡含水率随着糖类添加而降低。添加糖类降低了PV的单分子层含水率。PV、PV-S、PV-I与PV-T的Tg随着含水率增加而降低。相同aw时,Tg值高低顺序依次为PV-I、PV-T、PV-S、PV。根据状态图,PV、PV-S、PV-I和PV-T的最大冷冻浓缩溶液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为-71.35、-64.76、-58.36、-59.36℃,与之对应的溶质含量分别为73.2%、73.4%、72.6%、73.4%,即非冻结含水率分别为26.8%、26.6%、27.4%、26.6%。添加糖类尤其是菊糖与海藻糖能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肉的贮藏稳定性,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6.
化学杀秧对马铃薯晚疫病防病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前 言我国目前在生产上对早熟马铃薯品种的晚疫病防治主要以生育后期的化学药剂防治为主。但由于近些年来生产上广泛使用的瑞毒霉等系列药剂已使晚疫病菌产生了抗药性 ,造成了防治效果的下降 ,而且药剂防治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如何在少量药防的基础上采取其它措施而不降低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显得尤为必要。而化学试剂杀秧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病效果国内已有过报道 ,但何时杀秧对晚疫病防效最佳 ,尚未见详细研究。2 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为尤金 (原种 1代 ) ,该品种的茎叶和块茎均感晚疫病。 2 0 0 2年试验在黑龙江省农科院马…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于2011年以克新4号为母本、Aula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方法经系统选育成早熟鲜食型新品克新23号。该品种生育日数70 d左右(由出苗到茎叶枯黄),一般块茎公顷产量28 974 kg左右。淀粉含量11.83%~14.38%;Vc含量9.64~20.53 mg/100 g鲜薯,粗蛋白含量1.70%~2.62%。适应黑龙江省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马铃薯的用途逐渐向商品型转化,尤其自“七五”以来,马铃薯加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对高淀粉适于加工、出口创汇品种的要求日益迫切.为了适应生产和市场发展的需要,我所于1978年开展了抗病、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研究,于1991年育成了克新12号.1 选育经过克新12号是用Dorita自交种子选育而成.1979年培育实生苗,当年从实生苗群体中入选一批优良单株无性系,1980年参加选种试验,原编号为克7943—7,1981年参加品系预备试验,1982~1987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1988年参加区域预备试验  相似文献   
9.
‘克新25号’是以‘克新4号’为母本、‘Aula’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1~2012年参加黑龙江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2 731 kg/hm2,比对照品种‘克新4号’平均增产16.1%;2013年参加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8 937 kg/hm2,比对照品种‘克新4号’平均增产39.8%。淀粉含量9.81%~14.75%,维生素C含量14.25~17.04 mg/100 g鲜薯,粗蛋白含量1.83%~2.17%。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需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1997年开始了马铃薯炸条专用品种选育研究,利用高产、商品薯率高的亲本F81109与还原糖含量低、干物质含量高、炸片品质好的品种B5141-6杂交,经多年选育鉴定育成白皮白肉炸条专用品种克新17号,于2005年3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干物质含量23.37%左右,Vc含量20.43毫克/100克鲜薯,还原糖0.213%,食味好,抗病毒退化能力强、高产、综合性状优良,炸条产品色泽好,同时本文对中国培育炸条品种的亲本选配及杂种群体处理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