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农机化信息工作是农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农机化水平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农机调度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服务水平,将体育馆智慧物业管理系统引入到了农机调度管理系统的设计上,并开发了农机作业的智能化预约系统。系统工作时,通过GPS定位,农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端查询附近作业的农机,然后联系农机驾驶员进行预约作业,农机通过GID设备可以实时地将运行轨迹和位置信息发动给农户,以实时了解其作业和位置动态,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实现农机的合理调度。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对农机调度管理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成功地预约农机作业,对于现代化农机信息系统技术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生态文化的视角下,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化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而是社会文化环境改变直接引起的从舞蹈的社会文化载体到舞蹈本体的一系列变化。所以,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文化价值,与舞蹈所表达的地域文化特点的准确度相关。研究将抽取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项目:昌黎地秧歌和井陉拉花作为例证,利用田野调查方式分析其变化状态,探索其变化规律。通过研究认识到变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常态,重要的是在变化中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