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不注重读刊用刊的现象在供电所农电职工中较为普遍. 问其原因, 大多是工作太忙, 没有时间. 殊不知, 要想把工作做好, 就不能不阅读报刊.  相似文献   
2.
正近闻,某单位在年终评比中,按照德、勤、能、绩对每名员工进行综合评定,以班组推荐,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确定"优秀员工"人选。这一做法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有一名没有被评上"优秀"的员工认为不公平、不合理,于是找领导摆"贡献"、讨说法、要荣誉。该单位再次进行了民主评议,结果该员工依旧"名落孙山"。荣誉,是对一个人工作的肯定,能激发活力,产生推动力。因此,很多单位推出各种奖项表彰先进,激励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每到岁末年初,许多单位都有对全年的各项工作进行一次总结的惯例。然而笔者发现,有些单位在年终总结工作时,往往是讲成绩时不厌其烦,说到工作中存在的"缺点"时,却是轻描淡写。笔者认为,这种报喜不报忧的年终工作总结的做法,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大凡企业的员工,都知道每年有个"安全月"。每到安全月,政府领导在广播、电视上讲安全,企业领导在职工大会上说安全,部门单位在橱窗内写安全,安全监管部门组织查安全。可以说,该月上上下下安全气氛特浓,安全的弦绷得紧紧的。可是,不少企业却存在着  相似文献   
5.
时下,尽管各级部门都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但仍有一些人和部门把安全生产当作耳边风,致使安全责任事故频频发生。从发生的每一起安全事故的情况分析,大多是安全管理松懈,工作作风不踏实,形式流于表面,归根结底,就是形式主义在作崇。安全生产是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疏忽,都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所以,形式  相似文献   
6.
秋日思语     
李友柱 《农电管理》2013,(12):68-68
天气渐渐转凉了,阴风冷雨带着阵阵凉意袭上心头。 屋外,天空中飘着稀疏的雨珠,像是天公内心充满着悲哀,不禁落下眼泪。花园里,远远近近的花,都失去了颜色或已残缺不全。突然,枯枝中一小片红色引起我的注意,眼睛顿时一亮,快步上前一看,啊!那是一丛串红,在灰暗的背景下傲然地开着,火红火红的。  相似文献   
7.
李友柱 《农电管理》2010,(11):62-62
<正>我的家乡,在武当山脉南端,襄樊市谷城县赵湾乡。这是一个典型的鄂西北山区小村,山上多树,灌木丛生,一年四季,雾气蒙蒙。"地无三垄平,走路满脚泥;待到炊烟起,五指看不清",百姓们的口头俚语就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8.
李友柱 《农村电工》2005,13(1):19-19
江苏省阜宁县供电公司,为塑造学习型乡镇供电所,提高农电队伍素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我公司按照实际需求征订《农村电工》杂志近800册,全县500多名农村电工、200多名供电所人员、全公司各部室和农电管理所负责人及有关人员人手一册。我们从《农村电工》上学到了知识,并运用到实践工作中,既拓宽了视野,又增加了才干,可谓是一举多得,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9.
李友柱 《农电管理》2011,(11):72-72
有人问,什么是幸福?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就是最大的幸福。古人孟子曾说过:"人性之善也,尤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自古以来,善良的人一直都会受到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农村电工,在农电管理岗位上整整奋斗了23个春秋。多年来,无论我的工作有多忙、有多苦、有多累,但阅读《农村电工》的习惯始终如一,痴心不改。一旦拥有,爱不释手。平时由于工作较忙,每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后,别的事不做,甚至连饭都不想吃,但总忘不了看一看《农村电工》。可以说,《农村电工》给了我启迪,给了我知识和力量,使我受益匪浅。经常阅读《农村电工》,确实已成为我的习惯和爱好,她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大餐,更是我的良师益友。读了她,增强了我对电的更深了解,学到了许多即便是花钱也买不来的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并且对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