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根据省人事厅2003年有关国家公务员培训的精神,省农机局于2003年9月23日至25日在成都郫县举办了2003年度四川农机系统局长研讨班,我省各市、州、县农机局局长和局级领导干部以及省农机局直属单位领导,共计55人参加了培训。培训会上,参加培训的农机部门领导就做好农机化工作各抒己见,本刊如下: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预切种式木薯播种器存在充种效果差、合格指数低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由落种滑板、主动辊筒、型孔摩擦带、支撑辊组、从动辊筒及储种箱等组成的预切种式木薯型孔摩擦带式精密排种机构。阐述了排种机构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关键部件参数进行设计,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影响排种机构充种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型孔摩擦带型孔形状、型孔数量、型孔摩擦带安装倾角、型孔摩擦带速度以及种茎层厚度。基于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建立种茎群-型孔摩擦带仿真模型,通过单因素仿真分析各因素对充种性能及种茎群规律的影响。以充种合格指数和漏充指数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仿真分析确定最优参数,利用Design-Expert数据软件,建立各试验因素与评价指标的数学回归模型,并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影响充种合格指数和漏充指数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型孔摩擦带速度、型孔摩擦带安装倾角和种茎层厚度,圆整后的最优参数为型孔摩擦带速度0.6 m/s、型孔摩擦带安装倾角45°,种茎层厚度250 mm,此时的模型预测充种合格指数为94.63%,漏充指数为3.42%,重充指数为1.95%。在最优参数下...  相似文献   
3.
郁闭度在0.3~0.7之间的森林林间牧草、灌丛资源丰富,山羊是广幅生态草食家畜,最能充分利用林间草地资源.湖南省会同县是著名的林区,境内林间草地广阔;从1991年开始研究和推广利用林间天然草地发展商品山羊生产综合技术,全县养羊户科技人户率达96%,促进了林间养羊的迅速发展,1991年饲养量0.8万头,1992年2.51万头,1993年饲养量5.11万头,1994年7.11万头,推行林间适度规模养羊的客观条件已成熟.  相似文献   
4.
1病例 男,50岁。因车祸伤1h入我院。查体:阴囊明显肿胀,呈紫黑色,触痛明显,内容物无法扪及。超声所见:左侧睾丸切面形态不规则,大小约4.8cm×1.5cm,包膜不连续,中下部实质内可见数个不规则的液性暗区,范围约2.3cm×1.4cm,部分向包膜外突出,暗区内可见弱回声光点漂浮,左侧睾丸余实质内光点分布欠均匀;左侧附睾未见异常,左侧阴囊内余处为较多弱回声光点及线状稍高回声充填;  相似文献   
5.
果树的整形工作是果树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在一定意义上,树形采用的恰当与否,对果实的产量、品质及树的寿命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是修剪反映比较敏感的苹果树,对适应树形如何选择以及整形技术如何贯彻,凡从事苹果栽培工作者,都非慎重注意不可。我国广大果园工人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很多丰产树形,为果树提早结果、高产稳产创造了条件。但是“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一种树形对某些品种是丰产树形,对另一些品种也  相似文献   
6.
郁闭度在0.3~0.7~之间的森林林间草地牧草、灌丛资源丰富。山羊是广幅生态草食家畜,最能充分利用林间草地资源。会同县是著名的林区,林间草地广阔,从1991年开始研究和推广利用林间天然草地发展商品山羊生产综合技术,科技入户率达96%,促进了林间养羊的迅速发展。1991年全县饲养量0.8万只;1992年2.51万只;1993年5.11万只;1994年7.11万只,推行林间适度规模养羊的客观条件已成熟。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二次曲线对林间养羊的投资得益率和年初规模两个指标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进行拟合,用Y=aX2+bX+C表示它们的回归关系,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林间养羊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尤以年初规模在20-25只适度,投资得益率134%;规模最适点为24只,投资得益率138%。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不同改流体对稻种颗粒在料仓卸料流动的影响机理,实现种群流动从中心流到整体流转变,改善种群流动环境,该研究利用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建立传统料仓、垂直扰动和水平扰动料仓模型与稻种颗粒仿真模型,进行卸料数值模拟,并与料仓实际卸料试验作流型对比,验证离散元模型与数值模拟结果准确性。整体流指数(mass flow index,MFI)与z轴颗粒速度表明传统和垂直扰动料仓中部区域颗粒速度均随颗粒堆积高度增加而减小,边壁区域颗粒速度均随颗粒堆积高度增加而增大;而水平扰动料仓边壁区域颗粒速度随料仓颗粒堆积高度增加而减小,中部区域颗粒速度随颗粒堆积高度增加而增大;传统料仓,垂直和水平扰动料仓的流型转化高度分别为130、118以及130 mm。料仓不同区域种群垂直速度、水平速度和角速度表明,种群垂直速度在垂直与水平改流体作用下,相较传统料仓流动区域分别降低34.82%和83.46%;随料仓颗粒堆积高度降低,种群水平速度波动增大,传统料仓、垂直及水平扰动料仓颗粒水平速度标准差分别为0.0273、0.0187以及0.0103 m/s。传统和垂直扰动料仓中心和边壁区域颗粒角速度变化相似,垂直扰动料仓中心区域角速度峰值小于传统料仓;水平扰动与传统料仓流动区域颗粒角速度变化相似,但水平扰动料仓颗粒角速度变化小。研究结果可为工程提出改流体设计标准、结构与位置参数及提高料仓使用面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