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32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康保县2001年防治草地螟技术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螟在河北省康保县主要为害亚麻、豆类、马铃薯、甜菜、蔬菜、向日葵等经济作物。种群从1995年开始回升,到1997年大发生,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第三个暴发周期,截止到2001年在本县已连续5a严重发生。 2001年草地螟来势猛、虫量高,一代、二代连续严重发生。一代幼虫发生面积3.2万hm2,幼虫密度平均21.4-135头/m2,高的477.8头/m2。二代幼虫发生面积3.9万hm2,虫口密度一般400-700头/m2,高的1711.8头/m2。 根据2001年草地螟的发生特点,康保县植  相似文献   
2.
49种植物源粗提物对黄瓜灰霉菌的生物活性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瓜灰霉病是由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重要病害.目前,尚无理想的抗灰霉病黄瓜品种,药剂防治仍然是控制该病害的必要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前防治灰霉病的杀菌剂如苯并咪唑类的多菌灵、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的甲基托布津、二羧酰亚胺类的异菌脲、腐霉利等已使用了近30年,灰霉病菌对这些药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作者测定了植物源粗提物对黄瓜灰霉病菌的活性,以期研制开发出无公害植物源杀菌剂.  相似文献   
3.
2011年3月18日,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在武昌组织召开了湖北省地方标准专家审定会。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喻大昭研究员主持起草的《无公害食品小麦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送审稿)通过审定。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柞蚕养殖历史悠久,柞树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九龙山柞蚕主产区遇到了劳动力短缺、优良品种更新缓慢、灾害天气频发、养殖环境恶化等问题。为确保九龙山地区柞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建立柞蚕养殖合作社,培育和引进柞蚕新品种,不断改良柞蚕放养技术,和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小麦品种纹枯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小麦纹枯病是由禾谷丝核菌 (Rhizoctoniacere alis)侵染所致的土传病害[1 ] 。近年来 ,该病害在湖北省麦区发生日趋严重[2 ,3] ,已逐渐成为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培育抗纹枯病品种和鉴定筛选抗源并在育种工作中加以利用是控制该病害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对湖北省麦区近年来推广的 2 5个品种以及从全国各地征搜集的 548份材料进行了鉴定和筛选 ,以期明确湖北省麦区品种的抗性现状 ,为育种单位提供抗源和小麦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材 料供试小麦品种为湖北省近年来推广品种 2 5个和从全国各地征搜…  相似文献   
6.
高钾土壤冬小麦、夏玉米钾肥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钾土壤上(速效钾含量高于100mg/kg)增施钾肥(K2O)75~225kg/hm2,冬小麦平均增产6 96%,夏玉米平均增产8 38%;1kgK2O平均增产小麦3 00kg,增产玉米4 26kg。不同土壤上同一作物最高产量施钾量以及最佳经济效益施钾量差别较大。在高钾土壤上种植冬小麦、夏玉米,钾肥(K2O)用量在150kg/hm2时,可以保持产量和维持土壤钾素平衡。  相似文献   
7.
对小麦白粉病菌有活性的植物源粗提物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开发防治白粉病菌的高效、无公害药物,测定了来自63种植物的73份粗提物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牛蒡、苍耳、芥、决明、土大黄、大黄、油茶、丁子香、山鸡椒等9种植物的11份粗提物的保护效果超过90%:上述11份粗提物对小麦白粉病的治疗效果表明,决明的氯仿提取物、大黄和土大黄的乙醇提取物治疗效果较优,其效果分别为50.2%,48.5%和42.4%.  相似文献   
8.
枣树不同发育期挥发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枣树(Ziziphus jujuba)不同发育期的挥发物,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GC-MS技术,研究了木枣(Z.jujubacvmuzao)幼叶期、花期和幼果期的挥发物。结果表明,3个时期挥发物成分有很大差异,分别为23、39、43种。3个时期特有的挥发物为3,7-二甲基-1,3,6-辛三烯(DTOT)、а-法呢烯和Z-3-己烯-1-醇酯,DTOT随着枣树发育逐渐减少,而а-法呢烯和Z-3-己烯-1-醇酯则逐渐增加。木枣挥发物浸提结果与SPME结果差异很大。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ponensis)EAG测试表明,雌蛾对苹果和枣果的EAG反应极显著的高于雄蛾,雌、雄蛾对苹果的反应也极显著的高于枣果;雌蛾对苹果浸提液的反应极显著的高于枣果和枣叶,雄蛾则对枣叶浸提液的反应最高,并且雄蛾对3种浸提液的反应值均高于雌蛾。说明枣果、叶片及其浸提液对桃小食心虫成虫寄主选择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植物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32种植物提取物对 18种植物病原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 ,筛选出一批具抑菌活性的植物 ;其中欧时萝、白香、滇香、两面针、土荆芥、香茅、莴缕子、窄叶阴香、九里香、肉桂等植物提取物具有较强的广谱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我国柞蚕新品种选育取得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十三五”期间育成的10个柞蚕新品种(辽四、辽8、早秋212、龙蚕3号、大白1号、呼伦贝尔1号、双丰1号、珍珠1号、墨玉、辽蚕988)的来源、特征特性及适宜地区等,并对“十四五”期间我国柞蚕育种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