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中国科技扶贫领域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合作,成功地实施了以“科技扶贫能力建设”为目标的小额信贷项目等多个扶贫发展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而且探索了多种基于中国国情的扶贫项目模式。尝试着评估了小额信贷项目的效绩,希望对于今后实施其他的扶贫发展项目、以至于对中国的扶贫事业和社会发展实践,能起到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郭峰  黄颖洁  柳娥 《农业工程》2015,5(4):166-168
农民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逐渐衍生壮大,他们建设城市繁荣农村。云南省作为我国西部经济的重要枢纽站,出现了农民工大量涌向城市务工潮流,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却一直阻碍着农民工的发展。从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原因着手,对制度模式进行定位和选择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合理完善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为完善云南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打破城乡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市民提供游憩场所的城市近郊森林公园,是城市近郊区内重要的绿地形式.对昆明近郊7个公园的游客满意度进行收集整理,采用因子分析、正态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数据,得出目前城市近郊森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力量,多方面展现景区文化元素;加大景区服务设施投入,完善相关基础设...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先后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总体要求。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更是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村活力的重要途径。以罗平布依族文化为研究对象,分析出罗平布依族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布依族文化与罗平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柳娥 《农业工程》2016,6(4):106-109
运用SWOT分析法,详细分析了云南省马龙县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结构、产业发展规模等数据,对于马龙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马龙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还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土地城镇化高于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粗放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凋敝、农业萎缩;城市空心化等问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马龙县在新常态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中国科技扶贫领域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合作,成功地实施了以“科技扶贫能力建设”为目标的小额信贷项目等多个扶贫发展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而且探索了多种基于中国国情的扶贫项目模式。尝试着评估了小额信贷项目的效绩,希望对于今后实施其他的扶贫发展项目、以至于对中国的扶贫事业和社会发展实践,能起到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构建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举措,森林公园是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载体,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重大。以昆明市西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参与观察法对西山森林公园游憩及游客满意度开展研究,构建出森林旅游形象、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游客满意度共4个逻辑变量对西山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显示:游客的满意度和森林公园的旅游形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向联系;森林公园的环境和设施会直接影响游客的体验和满足感;森林公园的游客满意度越高,它的感知价值就越高。在此基础上,提出根据景区实际发展及发展前景制定发展策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来提升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柳娥  蒋爱群  李菁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428-428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是农民工培训的主体,对农民工的培训应该就是为农民工着想,充分了解农民工的需求,从农民工的普遍利益出发,抓住农民工最主要的需求及他们所渴望的培训方式,是进行农民工培训的关键。调查抽样选取较大数量的农民工,对农民工的文化技能培训需求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比较研究与实证分析,对城市农民工的培训现状和培训进行深入了解,进一步探寻对农民工有效的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9.
纳西族文化对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村民的生计变迁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分析了纳西族骡马会、人与自然是兄弟的生态观以及"化賨"文化对农户生计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是农民工培训的主体,对农民工的培训应该就是为农民工着想,充分了解农民工的需求,从农民工的普遍利益出发,抓住农民工最主要的需求及他们所渴望的培训方式,是进行农民工培训的关键。调查抽样选取较大数量的农民工,对农民工的文化技能培训需求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比较研究与实证分析,对城市农民工的培训现状和培训进行深入了解,进一步探寻对农民工有效的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