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己唑醇微乳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治(以保护性杀菌剂为主)已出现耐药或抗药性问题及苹果产业对农药剂型环保的要求,研究5%己唑醇微乳剂不同施药剂量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苹果树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苹果树结果期(6月下旬),当病害处于发病初期时,使用5%己唑醇微乳剂33.3~50.0 mg/kg进行处理,防效可达80%以上,相当于或略好于对照药剂5%己唑醇可湿性粉剂33.3 mg/kg,公顷用药液量2 925 kg,对苹果树安全。建议使用剂量为33.3~50.0 mg/kg(1 000~1 500倍)。  相似文献   
2.
50%乙苹胺水乳剂是新型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剂,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不同施药剂量50%乙草胺水乳剂对夏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夏玉米产量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乙草胺水乳剂80-160g/0.067hm^2(制剂量)于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对北方夏玉米田主要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药后21-42d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达95%以上,夏玉米产量比清水对照增加2.9%-5.7%,且对夏玉米安全,说明该药剂是防除夏玉米田主要杂草较理想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苹果叶片-苹果黄蚜-药液三者之间的互作关系,为吡虫啉田间应用减量提供数据支持。通过电镜扫描表征苹果新梢叶片表面结构特性,采用WORK(Owens-Wendt-Rabel-Kaelble)法预测叶片表面自由能,并通过药效试验研究三者之间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叶片近轴面表面自由能显著高于远轴面,且均以色散分量为主。远轴面和近轴面表面覆盖有大量茸毛,茸毛的密度影响表面自由能。助剂浓度增加,吡虫啉3000倍稀释液的表面张力由42.72 mN/m下降到22.87 mN/m,药后3 d对苹果黄蚜的田间防效由80.27%上升到94.25%。苹果新梢叶片近轴面和远轴面属于疏水表面,易被以色散分量为主的非极性溶剂润湿。当喷雾药液的表面张力值接近于苹果新梢叶片表面自由能值时,药液易铺展润湿。吡虫啉防治苹果黄蚜时,喷雾药液表面张力应为20~30 mN/m。  相似文献   
4.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乙草胺·莠去津52%悬乳剂对夏玉米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对夏玉米产量和安全性的影响。使用乙草胺·莠去津52%悬乳剂1.80~3.00kg/hm2(制剂量)于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对北方夏玉米田主要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药后21~42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95%以上,夏玉米产量比清水对照增加1.1%~2.0%,且对夏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5.
选择陈皮精油、松树油、薄荷精油、柠檬精油、青蒿精油、生姜精油、桉叶油等7种来源广且易提取的植物精油,采用抑制菌丝生长法测试了7种植物精油的单剂、复配剂、单剂或复配剂分别与农药混配对苹果黑腐皮壳菌、链格孢苹果专化型菌的毒力,以期为果园专用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用以实现果园化学农药的减量与替代。结果表明:陈皮精油、松树油、薄荷精油、柠檬精油对这2种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施用单剂时陈皮精油和松树油对2种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黑腐皮壳菌时,其EC50分别为123.37、157.12mg/L,抑制链格孢苹果专化型菌时,其EC50分别为148.13、188.02 mg/L;精油复配后,松树油-薄荷精油复配剂和柠檬精油-薄荷精油复配剂对黑腐皮壳菌的抑制作用比各单剂强,其EC50分别为75.04、96.74 mg/L,SR分别为2.30、2.11,均大于1.5,表现为增效作用。同时,松树油-柠檬精油复配剂对链格孢苹果专化型菌的抑制作用也比各单剂强,其EC50为122.02 mg/L,SR为2.10...  相似文献   
6.
化学农药大量使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导致人们开始关注和呼唤绿色食品,近年来植物源农药的应用是顺应这一要求的结果。然而目前我国的国情和市场的不规范使植物源农药的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及市场的逐渐规范,我们相信植物源农药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7.
苯磺隆10%油悬浮剂在冬小麦返青拔节前,杂草3~4叶期使用,对一年生阔叶杂草播娘蒿、荠菜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使用量为9.0~18.0g/0.067hm2时处理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在90%以上,相当于或好于对照药剂,且有一定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建立完善的山西苹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苹果在生产过程中,会因环境、生产条件、实施的绿色防控技术、包装、贮运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受到污染。为保证苹果的质量安全,必须进行质量安全溯源的新技术研究。应用互联网技术,让每一个苹果都有一个身份,它的品种、出产地、生长情况、地块情况、环境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化肥和农药使用情况、果品品质及农药残留等信息都一目了然,使山西果品生产达到无公害及绿色果品的生产要求,逐步达到有机果品的生产水平,让百姓吃上安全的、质量上乘的、健康的食品。对山西省建立苹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完善了苹果质量安全追溯的主要环节,并对山西省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出了对策或建议,对完善山西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3种单剂为对照,调查三元复配制剂35%烟嘧磺隆·莠去津·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不同用量处理对山西临汾玉米田主要杂草反枝苋、藜和狗尾草的防效。该复配剂140~320 g/667m2处理对3种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在98%以上,总体高于各对照单剂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究苹果叶片近轴面(正面)不同生长期润湿性能的变化规律,提出不同时期苹果树农药剂型的选择依据,同时为研究其他作物叶表面润湿性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应用横纵网格平均法和插值法分析苹果树4个不同生长期叶片近轴面(正面)不同区域与水的接触角,并通过常用的3种农药剂型在推荐浓度下与果实膨大后期苹果叶片的接触角加以对比验证。【结果】落花期全叶的平均接触角为(81.25±3.77)°,幼果期全叶的平均接触角为(86.73±3.42)°,果实膨大期增至(89.54±3.50)°,果实膨大后期全叶的平均接触角为(94.63±3.74)°,而且3种农药剂型与苹果叶片的接触角均小于水与苹果叶片的接触角。【结论】苹果叶片近轴面(正面)的润湿性能随生长期逐渐变差,全叶的接触角为非左右轴对称分布,叶缘部位的接触角低于中心主叶脉部位;横纵网格平均法结合插值法,是分析苹果叶片接触角时空分布的一种可行方法;以水为研究对象,落花期和幼果期苹果叶片近轴面(正面)大多数部位的接触角小于90°,表明水可以较好地润湿新叶,此时选择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较少的水基化农药剂型即可;果实膨大期和膨大后期苹果叶片近轴面(正面)大多数部位的接触角大于90°,说明果实膨大期和膨大后期的叶片不易被水润湿,需采用农药药液体系内含有机溶剂、助剂较多的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