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提高某纯电动汽车动力性以及经济性,需对加装AMT后进行动力性能匹配。在获得某纯电动汽车基本参数的前提下,利用Cruise软件进行动力与传动系统建模仿真与分析,在原车主减传动比不变的情况下,匹配获得1挡传动比为1.34,2挡传动比0.57。仿真结果表明,在原车上加装AMT变速器后,其最高车速由原来的105 km/h提高到138 km/h,爬坡度增长15%,在动力电池不变的情况下,续航里程在搭载AMT后明显改善,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同平台车的概念设计阶段,针对车身性能优化问题,建立了基于详细接头结构的车身简化力学模型。运用接头灵敏度分析,筛选出对车身刚度影响较大的两个关键接头。运用HyperStudy软件,以接头的板厚及加强板形状为设计变量,通过多目标方法对车身性能进行优化。优化后车身质量减少了0.16 kg,扭转刚度提高2.0%,一阶扭转模态提升2.3%,满足预期优化效果。最后分析了关键接头的刚度分布情况,当接头刚度分布比例减小时,表明接头刚度分布更加均衡,有利于提升车身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纯电动汽车匹配两挡自动变速器后动力—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与动态特性过程中存在电机稳态失调的问题,提出一种PID控制算法,首先建立动力—传动系统集中质量模型,将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分为2个等效的惯性体,2个惯性体之间采用理想弹簧连接,忽略弹簧的质量,形成质量—弹簧—阻尼系统,研究其动态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分别对电机、传动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在急加速工况下电机理论模型、传动系瞬态响应和整车响应特性,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变速器的速比组合对整车动态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急加速工况下,纯电动车的车速、加速度、传动轴的刚度及阻尼对整车震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满足条件情况下选取最佳速比组合,能减小整车的冲击震动。  相似文献   
4.
针对微操作机器人交流伺服系统模型的非线性、不确定性以及强外界干扰,以PID控制为基础,将参数自整定PIDF、BP神经网络PID以及模糊自适应PID等控制策略有机集成,应用于微操作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通过集成,充分发挥模糊逻辑、神经网络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实验表明集成策略可提高运动精度,具有良好的动态、稳态性能,并能较好地适应负荷变化与外部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