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为了掌握我国土壤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以CNKI数据库中1996—2020年研究我国氮素利用效率的7 240篇文献为数据基础,分别从发文量、文献的发表时间、主要作者、核心机构、主要学科分布特征等方面分析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我国氮素利用效率研究正处于平稳发展阶段,农业高校对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植物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且以施氮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氮肥、品质等为主要研究热点;对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为主要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宁夏河套平原碱化土壤枸杞种植最佳综合技术集成模式,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滴灌+平种、滴灌+开沟+客土回填+限根、滴灌+开沟+原土回填、滴灌+开沟+原土回填+限根4种改良模式对碱化土壤的改良效果和枸杞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改良模式均能提高碱化土壤渗透能力,降低土壤pH、全盐含量和碱化度,提高枸杞的成活率和产量。滴灌+开沟+客土回填+限根模式的砂粒含量最高,该模式能快速改善土壤渗透性能,有效淋洗盐分,使土壤pH、全盐含量、碱化度分别下降到8.93、1.330 g/kg、26.37%,是最有效的碱化土壤改良模式。滴灌+开沟+原土回填+限根模式能使土壤pH、全盐含量、碱化度分别下降到8.97、2.138 g/kg、31.26%,是最经济的碱化土壤改良模式。滴灌+开沟+原土回填+限根模式能提高枸杞的株高、地径和冠幅,增产效果最佳,鲜果产量达5 024.25 kg/hm~2,较对照增产52.10%,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微咸水-改良材料协同调控对碱化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方法】基于一维垂直土柱入渗试验研究不同微咸水淋洗结合不同改良材料对碱化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结果】水分入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量表现为“磷石膏”处理最大,随着淋洗水矿化度的增加,累积入渗水量和湿润锋推进深度呈增加趋势,但各处理间的差异变小。与其他处理相比,“磷石膏”和“硫酸亚铁+柠檬酸”处理在1.2 g/L矿化度水淋洗条件下可显著降低0~40 cm土层的土壤全盐量,但在3.6 g/L矿化度水淋洗条件下则会增加上层土壤盐分量。1.2 g/L和2.4 g/L矿化度水淋洗条件下,“磷石膏”处理显著降低了0~30 cm土层的土壤Na+、Cl-、HCO3-+CO32-等有害盐分离子量,而在3.6 g/L矿化度水淋洗下,“硫酸亚铁+柠檬酸”处理在降低0~30 cm土层的HCO3-+CO32-、Na+量以...  相似文献   
4.
不同改良模式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苜蓿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盐碱地最佳的土壤改良模式,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脱硫石膏、改良剂、有机肥及灌排措施等不同改良模式组合对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效果及苜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所有改良模式均能降低土壤含盐量和p H值,提高苜蓿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进而提高苜蓿耐盐能力,提高苜蓿产量,其中以脱硫石膏+改良剂+灌排措施+有机肥的集成改良模式(Tr5)的效果最佳,施用脱硫石膏+灌排措施(Tr4)处理次之。其中,Tr5处理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土壤全盐含量和p H值分别较无改良措施处理(对照)下降25.5%、41.2%、37.0%和0.74、0.13、0.59;土壤细菌数量分别较对照增加6.2%、78.4%、1.8%,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6.0%、519.1%、175.7%,真菌数量分别较对照降低42.7%、72.4%、95.1%;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12.3%,CAT、SOD、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378.4%、48.6%、70.4%和22.9%;连续3 a苜蓿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92.9%、109.8%、127.1%。  相似文献   
5.
针对宁夏盐碱土壤盐分在土体迁移的特点,不同造林树木对盐碱土水盐空间分布特征有差异的实际问题,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不同造林树木对宁夏盐碱土水盐空间分布及土壤盐碱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盐柳小区地表土壤水分离树干越远土壤含水率越高,盐分在远离树干20~60 cm土壤剖面累积;柽柳小区在60~100 cm土层处的土壤含水率明显低于其他土层,9901柳小区40~80 cm土层处土壤含水率最低,柽柳、9901柳小区土壤盐分累积在60 cm以下土层;(2)3种造林树木条件下表层土壤水分属中等变异,其他土层属弱变异,盐柳、9901柳小区土壤盐分属中等变异,柽柳小区0~40 cm土壤盐分属中等变异,40cm以下土层属弱变异;(3)种植树木降低土壤pH、容重,越靠近树干效果越明显,3种树木土壤的pH、容重属弱变异,空间分布较均匀。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造林树木对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对盐碱地植被恢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