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7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与葡萄酒中的单宁及其与葡萄酒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宁是葡萄和葡萄酒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本文就葡萄与葡萄酒中单宁的分类、组成、及其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及单宁与人体健康等几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研究重点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农大钙果属蔷薇科樱桃属欧李种植物,是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杜俊杰教授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从野生欧李中成功选育出的可供人工栽培的新品系,它具有适应性强、栽培管理简单、早果丰产等特点。现将目前已鉴定和开发的品种——农大钙果3号、农大钙果4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v.Cabernet Sauvignon)果实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葡萄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0,1,2,4,5mmol·L-1)SA分别于花后30、60、70和90d浸果5min,测定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Vc)的含量。结果表明,1mmol·L-1、2mmol·L-1水杨酸浸果后,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在花后90天分别升高了18.38%和14.23%,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5mmol·L-1水杨酸浸果后花后90天葡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5%,但差异不显著;Vc含量在花后60d含量最高,其中2mmol·L-1浸果后效果最明显,升高了23.07%,差异显著。1mmol·L-1的水杨酸分别于花后30d,60d浸果有利于果实内在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金太阳和骆驼黄杏为试材,对设施栽培杏树果实与新梢生长发育和花芽分化进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设施中的两个杏品种,不论是正常区还是高温区,果实的纵横径生长都呈“双S”生长曲线,但是高温区的果实纵横径的生长量高于常温区。设施条件下金太阳杏树的新梢生长的快速生长出现次数没有改变,与露地杏树相同均为三次,但生长速率大,维持时间长,出现的时间也与露地不同。设施杏树果实与新梢之间在生长时间上存在有交替现象。设施内金太阳杏的花芽形态分化进程从5月20日开始到10月下旬结束。  相似文献   
5.
半根及半根交替水分胁迫对苹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模拟研究定位灌溉及分根区交替灌溉的‘嘎拉’苹果幼苗光合反应,探讨不同水分条件下叶片光合效率的气孔与非气孔限制作用。【方法】采用18% PEG 6000(w/v)模拟水分胁迫,研究了半根(HRS,模拟定位灌溉)、半根交替(AHRS,模拟分根区交替灌溉)及全根水分胁迫(WRS)下苹果光合参数、光合色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及叶绿素荧光反应特点。【结果】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与细胞间隙CO2浓度显著降低,叶温显著升高。HRS叶片MDA含量和SOD活性及叶绿素荧光反应与对照不存在显著差异;AHRS从交替后第2天起,叶片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Fv/Fo与Fv/Fm则显著低于对照;WRS在胁迫第5或6天后,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Fv/Fo和Fv/Fm、SOD酶活性显著降低,而MDA含量则显著增加。【结论】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存在差异:HRS主要由气孔限制所引起;AHRS既存在气孔限制,也存在非气孔因素限制;而WRS前期由气孔限制引起,随着胁迫时间延长,非气孔限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选择SO4砧木与赤霞珠进行嫁接,以赤霞珠自根苗为对照,对赤霞珠果实的单粒质量、果形指数、可滴定酸、还原糖、总酚等生理指标的动态进行实时测定,以探究SO4砧木对赤霞珠果实品质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嫁接于SO4砧木上的赤霞珠果实的单粒质量显著高于对照9.3%;果形指数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对照24.3%;还原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11.2%;总酚含量无明显差异。SO4砧木显著降低了赤霞珠果实的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了可滴定酸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水分利用效率能够综合反映冬小麦生长适宜度和能量转化效率,筛选并探究冬小麦各生育时期响应标准化水分利用效率(WP*)的驱动因子,构建相关驱动因子的WP*预测模型,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监测及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水分处理,包括水分亏缺处理(W1):35 mm和(W2):48 mm,对照处理(W3):68 mm,获取冬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的冠层温度参数、生理指标和标准化水分利用效率(WP*)。通过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筛选各生育时期响应WP*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探究WP*与相关驱动因子间关系,最后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构建各生育时期基于驱动因子的WP*预测模型。【结果】较对照处理(常规灌溉),水分亏缺处理下冬小麦冠层温度参数、生理指标和WP*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基于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出了各生育时期响应WP*的主要驱动因子,并采用通径分析得到各驱动因子响应WP*敏感程度排序,即拔节期依次为冠层温度极差(MTD)、气孔导度(Gs)、叶片含水量(LWC)和POD;孕穗期依次为冠层相对温...  相似文献   
8.
探讨核桃不同品种坚果的外观性状,为山西吕梁地区核桃品种选育和栽培管理提供基础数据。试验以8年生香玲、扎343、晋香和中林1号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核桃的质量性状及青果和坚果三径等主要数量性状,对不同品种的经济性状及单株产量进行探讨。结果表明,4个品种外壳特征主要是长圆形,壳多光滑,内种皮多为黄色,核仁均饱满,取仁易;香玲品种的青果和坚果三径均为最大,且青果鲜质量、单果质量与果仁质量均优于其他3个品种,分别为59.93,23.69,11.42 g/个;产量上,香玲的单株果仁产量最高,为3 140.50 g。相关性分析表明,青果三径均值与青果鲜质量、单果质量和果仁质量显著相关,单果质量与果仁质量显著相关,果仁质量与壳厚呈负相关。综合分析坚果外观性状得出,香玲品种更适宜在山西吕梁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不同防裂剂处理对壶瓶枣完熟期果肉和果皮中有机酸及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果肉和果皮中均可检测到草酸、酒石酸、奎尼酸、苹果酸、莽草酸、柠檬酸、富马酸7种有机酸,不同防裂剂处理的果肉和果皮中有机酸含量差异显著。果肉中,与对照相比,处理3、处理4苹果酸分别增加82.16%,28.08%,柠檬酸分别增加18.57%,62.29%,处理4酒石酸增加70.70%,且差异显著;果皮中,与对照相比,处理2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含量分别降低25.15%,31.42%,30.19%,且差异显著;果肉中Vc含量差异不显著,果皮中Vc含量显著降低。防裂剂Ⅲ和Ⅳ对枣果肉和果皮中有机酸和Vc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大范围晚霜冻受强冷气流降温和强烈辐射冷却等多因素影响,防控难度较大。在传统防霜技术的基础上,笔者发明了“精确测报霜冻温度(±0.1℃)变化 化学燃料块升温”综合防控霜冻技术,即采用实用新型专利(ZL2006 2 0128137.6)——“便携式自动防霜报警仪”进行田间霜冻温度变化监控并报警;并采用发明专利(ZL2013 1 0003313.8)——“锯末燃料块 型煤块”实施组合燃烧放热,以提高霜冻时杏园温度,从而有效防控杏树晚霜危害。试验结果表明:报警仪温度探头工作稳定,能够连续、精确测定杏园温度;组合燃料点燃后,能够释放大量烟雾,降低杏园能见度,显著提高杏园温度。每公顷240个燃料点能够提高杏园温度1.53~2.15℃,每公顷375个燃料点能够提高杏园温度3.10~4.40℃,显著降低杏花受冻率,具有明显的防霜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