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简述了中国古代的典型羊文化习俗,介绍了以羊为主的饮食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3.
以“惠民”为基点,力图重新阐释韩愈的思想体系,认为反省儒学、建立“道统”、反对佛老、重提“治心”、推进古文运动、反对藩镇割据都是在“惠民”思想的指引下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穴盘苗移栽技术的发展水平还处在人工半自动栽苗的发展阶段。由于当前所研发的机构较为简单,导致实际能投入到生产应用的自动移栽机相对较少,整体移栽生产效率也相对较低。文章针对上述发展问题,从穴盘苗高速移栽机器人的整体结构角度切入,对现代先进技术进行利用,研发设计温室并联移栽机器人,实现穴盘苗的高速高效稳定移栽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及其遗传连锁图谱,对小麦重要农艺性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分析,为发现小麦新基因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配制普通小麦品种(系)早穗30和偃展1号的杂交组合,通过一粒传的方法培育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DarT(diversity arrays technology)标记、ISBP(insertion site-basedpolymorphism)标记以及抽穗期和株高的功能标记绘制其遗传连锁图谱并通过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interval mapping,CIM)对多个环境下的抽穗期、株高、千粒重、穗粒数、每穗小穗数、穗长等农艺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培育出由219个F7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了含481个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检测出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的26个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QTL,其中9个QTL能够在至少2个环境下重复;研究还发现了3个QTL聚集的"QTL簇",其中4D染色体上的矮秆基因Rht2所在区段控制株高与千粒重,5D染色体上的Vrn-D1-WMS212区间控制抽穗期、穗粒数与每穗小穗数,7B染色体上wPt4230-wPt4814区段控制抽穗期、穗粒数、株高与穗长。【结论】构建的小麦遗传作图群体可成功地用于重要农艺性状分析;矮秆基因Rht2与春化基因Vrn-D12个发育相关基因均与多个重要农艺性状有关;在7B上可能存在与发育相关的重要新基因。  相似文献   
6.
《庄子》中作为本体的“道”是宇宙万物赖以依托的终极存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意皆在不言中。“道”的存在状态是可以言说的,它以言说作为载体有待而存,我们可以通过言说去体悟“道”,以知养不知,不知而后知。  相似文献   
7.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是控制植物籽粒中蛋白质/油脂含量比例的关键酶.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克隆PEPCase基因的cDNA片段,并将克隆的PEPCase基因片段反向连接替代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的GUS基因.从花生栽培品种荔蒲大花生中克隆获得编码PEPCase基因的cDNA片段(886 bp),测序结果显示其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的花生(EU391629)、棉花(AY008939)、大豆(D10717)、拟南芥(AY210895)、豌豆(D64037)PEPCase基因对应部分的同源性分别为99.77%、84.37%、81.54%、81.25%、78.71%.构建的反义表达载体中PEPCase基因由35S启动子所控制,将构建的反义表达载体命名为pBGPEP.为通过反义抑制技术提高花生含油量提供了基因及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8.
花生遗传转化高效基因型的筛选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6个花生栽培品种(系)的胚小叶作外植体,经农杆菌介导途径进行遗传转化,研究基因型差异对花生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定芽分化率以及基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花生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定芽分化率以及基因转化率差异显著。鲁花12号和02P181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96.23%和95.59%,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3-4和D165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67.46%和67.33%,显著低于其他品种。05A110的不定芽分化率最高,为71.69%,其次是花选9号,不定芽分化率为46.51%,莒南2号和临花5号的不定芽分化率分别是43.71%和42.69%,与花选9号差异不显著,不定芽分化率较低的品种是E1、P03-4、远育16-8、抗青19号和潍9816,D165未分化出不定芽。临花5号的基因转化率最高,为3.36%,其次是莒南2号其转化率为1.99%,HY-1转化率为1.57%,05A106、潍9816、DS-1和花选9号四品种的转化率在0.13%-0.18%之间,未获得其他9个品种的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9.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是控制植物籽粒中蛋白质/油脂含量比例的关键酶.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克隆PEPCase基因的片段,并将克隆的PEPCase基因片段反向连接替代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的GUS基因.从花生栽培品种荔蒲大花生基因组中克隆获得编码PEPCase的基因片段(886 bp),其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的花生(EU391629)、棉花(AY008939)、大豆(D10717)、拟南芥(AY210895)、豌豆(D64037)PEPCase基因对应部分的同源性分别为99.77%,84.37%,81.54%,81.25%,78.71%,说明我们得到PEPCase基因片段较准确.构建的反义表达载体中PEPCase基因由35S启动子所控制,将构建的反义表达载体命名为pBGPEP.为通过反义抑制技术提高花生含油量提供了基因及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