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6篇
  1篇
  2016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功率流指标描述主动隔振系统中能量的传输 ,以传输到接受体的功率流最小为最优化控制目标 ,推导主动隔振系统中功率流传递的最优化控制表达式 ,提出了基于 SMR模型功率流的最优控制策略。对四边简支矩形薄板的主动隔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隔振设计方法视基础为绝对刚性,忽略基础的动态特性,模型粗糙,隔振效果很差。针对机器的弹性安装,运用弹性隔振理论,采用导纳观点推求了FBRE隔振系统的力传递率控制方程,探讨了机器、隔振元件和基础的动态耦合特性,并通过计算机仿真找出了系统与梁的模态耦合规律,为弹性基础隔振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3.
三平移<3-PRRP4R>并联减振机构的设计与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解决工农业生产中的多维振动问题,针对一种3-PRC机构的不足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一种3-PRRP4R机构。与传统的3-PRC机构相比,3-PRRP4R机构具有更好的运动学和力学性能。建立了3-PRRP4R机构的运动学模型,运用齐次坐标变换法对机构的运动学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机构的雅可比矩阵和工作空间,与3-PRC机构相比,3-PRRP4R机构的工作空间具有更好的对称性。在Adams软件中仿真验证了(4R)^机构比圆柱副C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以3-PRRP4R机构为主体,通过在主动副处添加弹簧阻尼,构建了多维减振平台,基于虚功原理推导了系统的静力学平衡方程,引入了系统的等效刚度,得到了系统等效刚度在工作空间内的分布规律。该研究可为并联机构的优化设计、等效刚度分析、动力学分析和多维减振应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工程实际中的设备上楼问题 ,建立 FBRE主动隔振系统模型。在动态分析中采用子结构导纳综合法 ,考虑了设备、隔振元件和基础的动力耦合作用 ,推求统一的被动与主动控制的力传递率控制函数。并用 PID方法设计控制器的控制律。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隔振设计方法视基础为绝对刚性,忽略基础的动态特性,模型粗糙,隔振效果很差。针对机器的弹性安装,运用弹性隔振理论,采用导纳观点推求了FBRE隔振系统的力传递率控制方程,探讨了机器、隔振元件和基础的动态耦合特性,并通过计算机仿真找出了系统与梁的模态耦合规律,为弹性基础隔振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SMR主动隔振系统的功率流最优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功率流指标描述主动隔振系统中能量的传输,以传输到接受体的功率流最小为最优化控制目标,推导主动隔振系统中功率流传递的最优化控制表达式,提出了基于SMR模型功率流的最优控制策略,对四边简支矩形薄板的主动隔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工程实际中的设备上楼问题,建立FBRE主动隔振系统模型。在动态分析中采用子结构导纳综合法,考虑了设备,隔振元件和基础的动力耦合作用,推求统一的被动与主动控制的力传递率控制函数。并用PID方法设计控制器的控制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