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卵巢颗粒细胞是雌激素(Estrogen,E2)合成的主要来源,具有E2活性的牛颗粒细胞体外模型的建立是研究E2合成与分泌过程中潜在调控机制的重要工具,该细胞模型的建立可为E2合成分子调控机制及牛卵巢卵泡发育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细胞接种密度是颗粒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关键因素,高密度可引起细胞生理及分子的显著变化。研究通过不同接种密度下的形态变化和基因表达筛选牛颗粒细胞体外培养最优接种密度,采用长期无血清法培养牛原代颗粒细胞,培养液中添加FSH及IGF-1以诱导E2的合成。培养7 d后,采集6孔板中高(3.0×106个细胞/孔)、中(2.0×106个细胞/孔)、低(1.0×106个细胞/孔)3种不同接种密度的细胞图像进行观测,并利用qRT-PCR技术检测3种不同接种密度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低密度(1.0×106个细胞/孔)接种细胞呈现成纤维细胞样外观,细胞无聚集倾向;中密度...  相似文献   
2.
对测量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喷油量的重要性做了阐述,分析了测量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当今国外典型的高压共轨喷油量测量技术及装置,提出今后的研究目标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巴里坤县大蒜白腐病发生严重,发病株率达10%~20%,影响大蒜的高产稳产。 一、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鳞茎。初染病时外叶叶尖呈条状或叶尖向下变黄,后扩展到叶鞘及内叶,植株生长衰弱,整株变黄矮化或枯死,拔出病株可见鳞茎表皮产生水渍状病斑,长有大量白色菌丝层,病部呈白色腐烂,菌丝层中生出大小为0.5~1.0毫米的黑色小菌核,茎基变软,鳞茎变黑腐烂。  相似文献   
4.
5.
选用36只40日龄健康、体重一致的幼兔,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六周后,采用组织学技术,研究纳米Zn O对幼兔小肠黏膜上皮的形态、结构及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影响,结果:(1)各组小肠黏膜结构完整,肠绒毛排列整齐有序,柱状细胞结构清晰紧密。试验一组、试验二组和试验三组相比,其中以试验二组肠绒毛最为粗壮,对照组的肠绒毛较细,顶端有肠上皮脱落。(2)试验组的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高于回肠和空肠,试验二组的V/C和绒毛长度最高。(3)各组小肠黏膜杯状细胞的数量由前向后逐渐增多,同一肠段不同试验组之间,试验二组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一组和试验三组与对照组相比,也呈现增长的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试验一组的增长情况要好于试验三组。  相似文献   
6.
奶牛隐形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危害非常严重的疾病之一.由于该病发病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容易被养殖户忽视,常导致牛奶产量和质量下降,危及人的安全,而且其传染性可导致疾病扩散,故其损失远大于临床型乳房炎,因此做好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工作和制定防治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仔猪断奶后,由于各种应激致使肠黏膜形态发生变化,导致绒毛变短,隐窝加深。作者就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锌硒互作对断奶仔猪肠黏膜免疫的影响,结合纳米氧化锌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前景,给养猪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冬瓜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冬瓜种植、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情况进行调研,结果发现冬瓜的种植初步形成基地化,但分散种植仍是主要种植模式;冬瓜总体加工技术含量低,卫生条件差,副产物浪费现象严重。对冬瓜的生产加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裸燕麦是禾本科草本植物,喜凉爽,耐寒冷,适合在日照时间长、无霜期短、气温较低的寒冷地区种植。巴里坤县海拔高、气候冷凉,无霜期104天左右,非常适合燕麦种植,平均667米2产量15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提高电动商用车复合制动系统的能量回收率、改善制动感觉.【方法】依据ECE法规、电机、蓄电池和制动感觉等约束条件的限制,结合电动商用车电-气复合制动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最佳感觉的串联制动控制策略,根据制动强度和I曲线分配电机和气压制动力,并在Cruise与Matlab联合仿真环境下建立制动控制策略模型,通过60km/h初速一次制动工况和NEDC循环工况验证串联制动控制策略的性能.【结果】在具有最佳制动感觉的同时,z=0.1和z=0.5一次制动工况下制动能量回收率分别达到了19.43%和17.39%,NEDC工况下能量回收率达到了18.56%.【结论】电动商用车串联制动控制策略能够在保证最佳制动感觉的前提下大大地提高制动能量回收率,是一种提升电动汽车制动性能和整车经济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