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sinensis)、太阳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taiyang)、乌兰沙林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mongolica “Wulanshalin”)在砒砂岩区的根系分布特征及林下土壤抗蚀性特征,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供新的树种选择。[方法] 在野外挖土壤剖面获取根土复合体,在室内进行根扫描及崩解试验。[结果] ①沙棘根系垂直分布规律大致相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根长、根体积逐步减少。根系主要分布在0—60 cm土层,占总根量比例分别为90.96%(中国沙棘),83.38%(太阳沙棘),74.93%(乌兰沙林沙棘);粗根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水平方向粗根主要分布在距根基0—20 cm的范围内,细根主要分布在20—100 cm范围内,且距根基越远细根含量越少,根系整体呈浅层化分布。②沙棘林下土壤崩解速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以0—20 cm表层土平均崩解速度最低。随着深度增加逐步增大,水平方向距根基部越远土壤平均崩解速度越大。土壤崩解速度表现为:中国沙棘(3.18 g/s)>太阳沙棘(1.27 g/s)>乌兰沙林沙棘(1.21 g/s)。③土壤崩解速度与沙棘根系分布有显著相关关系。垂直方向上受到粗根和细根的共同影响,水平方向主要受到细根的影响,细根对固持水土的作用更大。[结论] 太阳沙棘的根系含量高于乌兰沙林沙棘,且根系分布特征和林下土壤崩解速度变化规律联系更密切,更适用于砒砂岩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3.
句容春城镇处于茅山丘陵地区 ,土壤中有效硼含量低 ,据有关资料分析 ,有效硼含量在 0 2mg/kg以下 ,属严重缺硼土壤。而棉花一生中对硼的需要量大 ,棉花如果缺硼会造成“蕾而不花” ,蕾铃大量脱落 ,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通过 1996年到 1999年 4年间的反复试验证明 ,棉花施硼不仅增产效果显著 ,而且能改善棉花的品质 ,是一项简易、经济、切实可行的增产、增效措施。为此我们于 1999年分别在春城的何庄、城盖、前陵、万家 4个村进行棉花施硼试验。采用穴施、喷雾和不施硼 3个处理。现将试验情况及其结果分析如下 :1 不同的施硼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精确砒砂岩区沙棘水分利用效率,利用EMS62植物液流系统和CR-3000小型自动气象站对内蒙古中部砒砂岩区10年生沙棘的不同方位液流动态变化及环境因子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在沙棘树种中不同方位液流的总体变化规律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液流速率先增加继而逐渐下降,南侧和西侧到达峰值所需的时间最短,北侧和东侧次之;4个方位中,北侧的峰值最大。除西侧外,沙棘东侧、南侧、北侧液流速率的连日变化特征和空气温度的变化规律呈正相关关系,和空气湿度呈负相关关系,和水汽压呈正相关关系,和光和有效辐射呈正相关关系且存在着明显的滞后现象。对沙棘液流速率产生影响的温度范围在15℃以上。在整个变化过程中,东侧液流速率受到环境因子的直接影响,西侧最弱,4个方位树干液流速率的大小依次为东侧>南侧>北侧>西侧。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沙棘各侧液流速率和环境因子的回归方程。在4个方向上,所有的液流通量密度普遍都具有简单的线性关系。东、南两侧的液流通量密度略低于北侧,西侧最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