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田残膜回收机械的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1年 6月 6日至 7日由兵团科委和兵团农业局共同主持在石河子农八师 134团召开了“ 4CJ悬挂式农田收膜机”现场性能测试、现场演示、科研课题验收及科研成果鉴定综合性会议。 6月 6日由兵团科委委托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兵团农科院、农八师农机局等单位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测试组,对 4CJ悬挂式农田收膜机进行现场性能测试,专家测试组对试验地、棉株及地膜铺放等情况做了现场测试,并对该机的作业速度、地膜收净率、伤苗率、伤蕾率以及人工辅助卸膜方便性、一次卸膜作业长度、废膜捆质量等主要性能指标做了现场测定:该机由 T-…  相似文献   
2.
<正>经所查资料显示:地膜应用8~10年的土地,废膜每公顷平均残留量达187.5kg,土地减产达7%;地膜应用13年以上的土地,废膜平均每公顷残留量达343.05 kg,减产达17%。大量的残膜破坏了农田的生态环境,形成阻隔层,影响棉花根系的发育和均匀分布,阻碍了棉花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影响棉种的下播、发芽、出苗,容易造成烂种、烂芽,使幼苗黄瘦甚至死亡,对棉花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据测定,棉种播在残膜上,烂种率达6.92%,烂芽率达到5.17%,棉苗侧根通常减少4.8~7.6条,2~3  相似文献   
3.
一、概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于1954年,是一个集党、政、军、企于一体的特殊组织。兵团下属13个农业师,1个建筑工程师,174个农牧团场和5000多个工、商、交、建企业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体系。兵团现有人口约240万,其中从事农业的劳力约40万人。拥有耕地100万hm~2,林地、园地23万hm~2,牧草地282.2万hm~2,劳均耕  相似文献   
4.
CSM—130B型齿链式悬挂收膜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SM-130B型齿链式悬挂收膜机属国家专利产品,专利号:ZL99213281.9,由兵团农机技术推广站和农八师134团共同研制设计。其作用是在作物灌头水前揭收地膜。该机由农八师石河子科委组织有关专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完全达到机械回收地膜项目书中的性能要求。该机在原齿链式悬挂收膜机上做了较多的重大改进,尤其在脱膜的可靠性以及减少人工辅助劳力、卸膜方便性等设计上有新颖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4CM-150型齿链式悬挂收膜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4CM-150型齿链式悬挂收膜机主要用千泊头水前行间地膜回收作业.该机设计成回收每一条膜为一个独立单组.可由小型拖拉机配套作业.由于各单组结构完全相同,因此可由若干个单组构成~次收2条或3条膜的整机,一次回收多条地膜,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套.作业时可将各单组按行距配置卡装在中耕追肥机大梁上,与中耕、开沟、追肥等作业形成江式作业,既可省去单独为收膜而进行一次作业,又可使收股与油水紧密衔接.该机在作业中.不需要拖拉机对其进行动力抬出,也不纪人工进行引膜等辅助.该机的行距可根据实际种植行距任意调整,有较好的适应…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疆建设兵团以及我国残膜所面临的现状,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地膜回收机技术与装备的特点,综合考虑农艺要求,研制出了梳齿滚筒式残膜回收机。本设备创新性地运用了片状捡膜齿和梳齿式脱膜装置,可靠性高、适应性广、生产效率高,作业速度为3~7km/h,工作深度50~80mm,生产率135~315hm2/h,适用时段为春播前或做秋后处理,而且该机结构简单、动力消耗少、使用维护方便,符合农户的要求,适合在兵团大面积推广,将为兵团以及我国的"绿色农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清除农田废膜污染发展地膜回收机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叶良中,王能勇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经10多年的推广应用,至今已发展到全方位、大面积使用时期,不仅棉花、甜菜、玉米、瓜菜,目前又发展到小麦,对农业增产起到显著作用,是作物栽培的一项常规措施。但由于残膜未...  相似文献   
8.
农业机械化对兵团的农牧业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已成为决定农业产量高低、经济效益及科技含量注入程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强化对农机化的管理,努力提高农机化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农八师134团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于调动农机工人积极性,稳定农机队伍,提高农机服务质量,改善农机经营效益收到了立杆见影的效果。该团王能勇总工程师撰写的《关于强化农场农机化管理的探索》一文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10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产值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支柱产业之一——植棉业。兵团将滴灌技术大面积应用于棉花生产,推广速度之快,推广面积之大,其效益增长速度之高在国内外都是前所未有的。 要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必须降低棉花灌溉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于1996年在石河子121团首先种植了4hm~2的膜下滴灌棉花,当年棉花产量比同期常规地膜棉花增产达50%,该项技术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199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北疆农业师将试验示范面积增加到60hm~2,1999年扩大到  相似文献   
10.
E512/514型联合收割机在兵团是较早引进、分布较广、保有量较大的谷物联合收割机。现大部分已经报废,一部分即使没有报废也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如果将报废的E512/514型联合收割机经过改装能进行青贮作物的收获,将大大降低青贮饲料收获设备购置费用,也能使报废和闲置的该类机型得到充分的利用。2002年兵团农机技术推广站承担了兵团科委下达的青贮饲料收获机的研制任务。兵团农机技术推广站与农十三师农业局合作经过2年的努力,2003年在红星二场有关人员的大力协助下,对该场的一台E512型谷物联合收割机进行了改装。改装后的青贮饲料收获机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