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采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 2.4L水解花生乳状液体系中蛋白质,研究了蛋白酶在乳状液体系中的水解特性。结果表明:蛋白质水解度随着初始酶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酶浓度一定的情况下水解度随着初始底物浓度的提高而降低。蛋白质水解度与乳状液的破乳率存在显著正相关(r=0.983)。在花生乳状液体系中Alcalase 2.4L的水解动力学参数Km=0.0698mol/L,Vmax=3.71×10-4mol/(min·L)。由实验数据推导出蛋白质酶解初级阶段的动力学方程,确定蛋白质水解和乳状液破乳的临界初始底物质量浓度为8.73g/L(加酶量为0.05%)。在酶和底物初始浓度以及反应时间确定的前提下,通过动力学方程可预测破乳过程中蛋白质的水解度及破乳率。  相似文献   
2.
水酶法从菜籽中提取油及水解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同时从菜籽中提取清油和水解蛋白,依次使用复合细胞壁多糖酶和碱性蛋白酶(Alcalase 2.4 L)水解湿磨菜籽浆,并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水解蛋白液。结果表明:经过酶解(复合细胞壁多糖酶:浓度3%(v/w),pH 5.0,48℃,5 h;Alcalase 2.4 L:浓度1.5%(v/w),初始pH 9.0,60℃,3 h)、洗渣和破乳后总菜籽清油提取率为88%~90%,总水解蛋白提取率为93%~95%。和溶剂萃取油相比,水酶法提取油的酸价偏高,颜色略深,但过氧化值低,两者皂化价,碘价和脂肪酸组成均接近。菜籽水解蛋白分子量小于1500的组分约占96%,其中小于600的约占87%。经过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菜籽肽中糖和灰分含量显著降低,硫苷和植酸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3.
水酶法提取菜籽乳化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章绍兵  王璋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1):250-253
为获得温和的制油工艺,该文采用了多种细胞壁多糖酶制剂对湿磨菜籽浆进行水相酶解法提油。同时对菜籽内源硫苷酶的湿热灭活条件及硫苷的湿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优化了酶解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沸水处理5 min可以有效钝化菜籽内源硫苷酶,此时硫苷的降解率为11.28%;果胶酶、纤维素酶和β-葡聚糖酶经复配(4∶1∶1)后处理菜籽比单一酶制剂的作用效果好,复合酶解最适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5,加酶量3%,酶解时间5 h,在此条件下乳化油得率为92.45%。  相似文献   
4.
水剂法同时提取花生油和蛋白质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剂法提取花生油和蛋白质的工艺中固液比、pH值、温度和时间对油和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10、pH值11.0、温度55℃和时间1.5h,在此条件下,脂肪提取率达到96.21%,蛋白质提取率达到89.91%。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玉米酸豆奶的加工工艺进行探讨,用玉米糖化产物作为乳酸菌发酵基质,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玉米酸豆奶的主要工艺因素:豆奶与玉米浆配比为70∶30,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6 h,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为1∶2;选择加入稳定剂解决玉米酸豆奶杀菌时产生的分层现象;对乳酸菌进行驯化,以适合在豆奶中生长。  相似文献   
6.
《食品工艺学》的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绍兵  杨宏顺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2):115-115,141
围绕《食品工艺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介绍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改革措施。通过这些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食品工艺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7.
麦胚蛋白水解液的脱色工艺响应面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粉末活性炭在麦胚蛋白水解液的脱色工艺上进行响应面分析,比较了粉末活性炭的用量、pH值,脱色温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脱色结果及蛋白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活性炭添加量7.72%、脱色温度53.93℃、脱色时间22.98min、pH值3.12的条件下,水解液脱色效果明显且蛋白损失较小。此时的脱色率为82.313%,蛋白损失率为18.28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