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96篇
农学   89篇
基础科学   91篇
  55篇
综合类   506篇
农作物   87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333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进昌  纪孙瑞 《养猪》1994,(4):39-39
哺乳仔猪白痢药物预防试验李进昌,纪孙瑞(浙江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310029)仔猪白痢发病率高,影响仔猪成活率,并严重危害仔猪的生长发育。为此,我们对两个多发病猪场进行药物预防试验,以探索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一)试材 选择长兴...  相似文献   
2.
3.
饲料中蛋白质快速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中蛋白质快速测定的研究潘中华,徐燕芳(上海市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韩国纪,党曙蓉,蒋亚平,桑蚕(上海大江有限公司质量管制中心)蛋白质是鉴定饲料质量时必测的常规营养指标。测定饲料中蛋白质速度的快慢,关键在于消化时所用催化剂种类和消化温度的选择。国...  相似文献   
4.
由于2000年棉花市场行情较好,棉农植棉积极性提高,预计今年我省棉花种植面积将呈扩大趋势。根据对近几年我国棉花产销形势的分析,总体上看棉花的产销是平衡的,棉价既没有继续上涨的空间,也不会有太大的跌幅。  相似文献   
5.
6.
獭兔业进入调整阶段 我国的獭兔业自1999年以来,短短两年多发了巨大的变化,显著特点是獭兔皮及制品价格迅速攀升,产品批量地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形势空前火爆,如何认识形势?如何保持健康的持续发展?笔者提出粗浅看法,与大家讨论,抛砖引玉。 一、1999年以来獭兔业形势分析 第一、低迷阶段(1999年1月-8月) 这是近几年来最艰苦阶段,出现了一少四难的现象——即国外订单少,引发了卖皮难、卖肉难、卖种难、投资难。 由于我国獭兔产品主要销往韩、日等国,由于当时世界经济不景气,尤其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定货者骤减,这是低迷的主因。由于产品乏人问津,导致兔皮价格骤跌,当时等内皮每张仅15-20元,但也只能部分成交,偏僻地区几乎无法脱手,兔场、饲养户倒闭、转卖时有发生。 1999年以前,1.75公斤的种兔(多数是商品兔)每只150元左右,而低迷阶段2.5-3公斤的较优个体仅100元以下,且只能部分的出场。如此境况下投资者,只能知难而退。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低迷阶段,优质皮并不愁卖,几大加工企业仍报出40元每张的高价收购,但优质皮确实太少。 第二、黄金阶段(1999年10月-2001年1月) 1.由“一少四难”变成“一多四不愁” 定货的多——自1999年8月以来,南韩、日本、意大利、美国等客商纷纷来华订货,而低迷阶段的惯性造成我国货源短缺,于是皮价猛涨,等内皮每张由15-20元升至30-40元,优质皮60-70元,翻一番以上。出现了北方经营者南下,大量南皮北上(因订货成交多在河北和北京),现场议价,就地屠宰,可谓收购上门,服务到家。饲养场户得到实惠,经营者有利可图……出现了几十年从未有的收售形势。 由于兔皮价格诱人,养户增多,引发种兔价格也回升至每只150元以上,又一次出现卖种(兔)高潮——卖种(兔)不发愁。自然也为炒种带来了“新机遇”。 低迷阶段的被动屠宰,兔肉价格低廉,为加工者带来获利的好机遇,刺激了加工业发展,况且有的经营人另辟蹊径——如将兔肉销往四川,也有的将河北省的活獭兔运往山东屠宰,胴体肉由每公斤6-8元,升至12元——利用地区差价获利。为黄金阶段的兔肉销售打下一定基础(且黄金阶段并未形成大批商品兔的屠宰,肉量不大),可谓卖肉不用愁。 一些投资的徘徊者,看到买种、卖皮、卖肉不用愁的好形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惠资金及土地新政策,于是当机立断,投资建场发展农户,出现了又一轮投资热——投资不用愁。 獭兔产业出现一多四不愁的形势,不是进入了黄金阶段吗? 第三,调整阶段(2001年2月以后) 市场的波动,价格的变化,是商品生产的基本属性,獭兔也不例外。春节以后,来订皮的客商有所减少,分析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冬去春来,综合求购(既购獭兔皮也购貂、狐皮等)不合时宜是其一;如此货源大国越发求购不用愁是其二;外商的盲目采购有所积压是其三;以次充好,造成积压退货是其四;优质皮少,劣质皮多是其五;产品初涉市场,也需一定时间的调整是其六……,如此种种,兔皮每张下滑10元左右,也能理解,况且不可能总停留在物以稀为贵的高价位上。但总的趋势仍是发展,优质皮仍优价,加工厂家仍源源不断接到订单,只不过给劣质皮生产者发出了警报——小心劣质皮过剩!不提高质量,危险!我们应抓住产业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调整,调整我们的心态、效益理念、产业化运作机制、生产方向、兔群结构、产品质量、品系利用、创新意识和技术……,外商也需要按着市场经济规律调整,不调整就很难健康发展。 那么从此会不会一蹶不振?我的看法是否定的。目前獭兔业刚刚出现市场需求高潮,仅仅是开始,初涉市场波动难免,而且我国有着成本低的绝对竞争优势,况且目前尚未出现天然毛皮的优质替代品,全球变暖,轻薄型毛皮既合时尚又实际。野生动物的减少,家养动物毛皮必然走俏,原苏联为首的欧洲国家有穿裘皮习惯,一时经济复苏,将为我们提供又一个市场。目前尚未进入优质皮过剩的阶段。我国将加入WTO,市场将面向全球……现有市场待拓展,未来市场待开发,怎会一蹶不振? 二、两点论看形势  相似文献   
7.
8.
五种粮草兼用型作物耐盐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10.
泥鳅一般二冬龄后成熟,产卵期4~9月,但以5~7月、水温25℃左右时为最盛,卵圆形,印径1.2—1.5毫米,黄色,有粘性,但粘附力不强。产卵后卵附着在水草或其它物体上,2—3天即可孵化成鳅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