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三江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三江平原资源丰富,农业开发历史短,潜力大。但随着水稻面积的扩大,地下水出现局部超采现象。由于本地区拥有大面积的湿地保护区,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弥补的损失。针对目前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和已显露的问题,提出了包括湿地保护在内的三江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措施,以支持该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基于HYDRUS-2D模型所建模拟模型,模拟了不同土壤、灌水量和隔畦宽度情况下隔畦中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变化情况.基本结论为:①壤土侧渗效果最好,在灌水4~5 d后,灌溉畦与非灌溉畦(隔畦)土壤含水量基本接近,可达到隔畦灌溉的目的;②隔畦中湿润锋距离与灌水后时间呈线形关系;灌水畦灌水量越大,在窄畦中的湿润锋越远,但增大到1 050 m3/hm2以后因渗漏的增加,湿润锋距离增加不太明显;③综合考虑节水率、产量等因素,灌水量在600~900 m3/hm2之间,畦宽选择120 cm左右,灌水利用率最佳,与田间结果一致.项目研究结果为制定隔畦灌溉制度提供了基本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灌溉用水占我国社会总用水的60%左右.在各种灌溉方式中,地面灌溉占灌溉总面积的95%,其中畦灌又是地面灌溉的主要方法,因此研究畦灌中的节水措施对于发展农业节水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间隔畦灌溉的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初步结论:①隔畦灌溉比不设隔畦,单方灌水产量和水分生产率可提高15%和10%左右,田间日均耗水强度减少20%左右;②减产量与间隔宽度呈正比;③在1.0 m、1.2 m、1.4 m、1.6 m 4种间隔情况下,间隔畦的宽度为1m时,单方灌水产量和水分生产率最高;④隔畦中的土壤含水量低于宽畦边的含水量,其差值随隔畦的宽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隔畦灌溉是地面灌溉节水措施的主要措施.研究隔畦灌溉时灌溉畦中的土壤水运动规律及其对不灌溉畦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对于在不同土壤特性下,确定灌水量、隔畦宽度等隔畦灌溉技术参数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灌溉畦中土壤水分二维运移规律,利用HYDRUS-2D模型,模拟灌溉后间隔畦中土壤水在不同时间、不同深度的含量.模拟与实测值相比,平均误差不超过1.19%,表明利用HYDRUS-2D模型所建模拟模型可用于隔畦或隔沟、隔行灌溉土壤水分运动模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