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8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5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沼液沼渣在种植业上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范稚莲 《农技服务》2007,24(12):70-71
以浙江省海宁市同仁养殖场和三联养殖场的调查分析为基础,同时引用其他方面的实例,介绍将畜禽粪便的发酵产物(包括沼气、沼液和沼渣)进行综合利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大豆富集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明芳  范稚莲  莫良玉  韦玉娅 《土壤》2016,48(4):748-753
在广西环江开展了土壤改良剂对大豆富集重金属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改良剂(煤灰、菌渣、蚕沙)均能在大豆苗期、结荚期和成熟期有效降低大豆中重金属含量。菌渣对大豆苗期重金属抑制效果最好,蚕沙对成熟期重金属吸收的抑制效果最佳,而煤灰在结荚期抑制重金属效果优于其他的改良剂,并且对减少大豆籽粒中重金属含量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长果种黄麻品种及圆果种黄麻品种为亲本,鉴定了杂种F1代和F2代叶形、果形、花粉育性及种子千粒重等性状。结果表明,杂交后代F1代果长显著短于长果种,而果宽显著大于长果种亲本,叶形倾向于母本遗传;根据F2代花粉镜检结果,筛选出两株雄性不育单株,其果宽显著小于双亲,果长倾向于父本遗传,而果形及种子千粒重介于双亲之间。  相似文献   
5.
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对甘蔗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受锌(Zn)、砷(As)、镉(Cd)和铅(Pb)复合污染的农田土壤对9个甘蔗品种(桂糖02467、粤糖96/86、台糖88/99、贛18号、园林18号、园林17号、福农15号、园林9号和台糖25号)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叶中的Zn、As、Cd和Pb含量分别达12.892~26.337 mg/kg、0.144~0.320 mg/kg、0.042~0.073 mg/kg和6.832~10.241 mg/kg,蔗汁中Zn、As、Cd和Pb含量分别达1.391~4.032 mg/kg、0.010~0.016 mg/kg、0.010~0.058 mg/kg和0.072~0.108 mg/kg;甘蔗植株体内的As含量和Pb含量以及Zn含量和Cd含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通过DTOPSIS法综合分析和评价甘蔗的性状与体内重金属含量情况,发现园林18号、园林17号、福农15号和粤糖96/86等4个品种的产量较高、对重金属的抗性较好,且蔗汁重金属含量低,是比较适合当地复合污染土壤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氨基酸微肥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3种氨基酸微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微肥处理的马铃薯块茎产量均比清水对照的高,其中氨基酸微肥Ⅲ处理的产量最高(37 769.19 kg/hm2),其次是氨基酸微肥Ⅰ(35 564.07 kg/hm2)和氨基酸微肥Ⅱ(31 794.84 kg/hm2),比对照分别提高25.15%、17.84%和5.35%;氨基酸微肥Ⅲ、氨基酸微肥Ⅰ和氨基酸微肥Ⅱ处理的马铃薯商品率比对照分别提高5.4%、3.1%和2.0%;氨基酸微肥处理的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淀粉含量提高23%~40%,蛋白质含量提高41.9%~177.3%。  相似文献   
7.
不同形态锑对水稻生长及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溶液培养试验(采用埃斯皮诺营养液),研究不同形态锑[Sb(Ⅲ)和Sb(Ⅴ)]对常规籼稻(丰美占)生长、根系形态以及不同部位S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b(Ⅲ)和Sb(Ⅴ)均对水稻生长有抑制作用,且Sb(Ⅲ)的毒性较Sb(Ⅴ)高。随Sb(Ⅲ)和Sb(Ⅴ)处理浓度增加,地上部分和根系Sb含量均显著增加,且大量集中在根系。水稻对Sb(Ⅲ)的转运能力较Sb(Ⅴ)强,导致Sb(Ⅲ)处理下水稻地上部分Sb含量高于Sb(Ⅴ)处理,根系Sb含量则相反。Sb(Ⅲ)的加入显著抑制大多数根系形态参数,包括根长、根面积、根体积、根尖数以及根分叉数;而仅20 mg·L~(-1)Sb(Ⅴ)能显著抑制水稻根面积、根直径、根分叉数。上述结果表明:Sb(Ⅲ)和Sb(Ⅴ)处理下,水稻能通过降低根面积和分叉数降低对Sb的吸收。随着Sb(Ⅲ)处理浓度增加,水稻细根比例从52.1%降低至41.5%,中等根比例从45.2%增加至55.2%,表明Sb(Ⅲ)处理下水稻能通过增加根系粗度来降低对Sb的吸收;而随着Sb(Ⅴ)处理浓度增加,水稻细根比例在52.1%~56.8%之间波动,中等根比例在41.7%~45.2%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8.
菌渣添加量对污染土壤Pb、Zn形态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3种菌渣添加量对水稻3个生育期土壤Pb、Zn形态的变化、水稻籽粒Pb、Zn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以期得出菌渣的适宜添加量,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应用和作物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三种菌渣处理可以降低土壤交换态Pb、Zn含量,且随着生育期逐步减少,提高土壤碳酸盐结合态Pb、Zn含量,以15%菌渣处理的效果最好,其次是10%菌渣处理,再次是5%菌渣处理;三种菌渣添加量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千粒重和产量,但是不随菌渣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千粒重和产量,添加10%菌渣处理的千粒重和产量均达最高,其次是15%的菌渣处理;三种菌渣添加量对降低水稻籽粒Pb、Zn含量效果明显,15%菌渣处理的效果最好,10%菌渣处理次之。  相似文献   
9.
生物有机肥对苦瓜产量和品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2002~2003年在广西大学农学院教学科研基地进行了施用3种不同类型的生物有机肥和1种无机肥的试验,以探讨它们对苦瓜产量和品质的作用以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为生物有机肥的开发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广西农业生产效率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广西农业生产效率.[方法]利用DEA模型对2004~2013年广西14个地市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采用Moran's I和LISA指数对其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总体上来看,从2007年开始广西农业生产效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只有北海市农业生产效率一直保持有效值;规模效率下降是广西农业生产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除梧州市和防城港市外,其他地市农业规模效率均呈不变或递减状态;区域农业生产效率发展极不平衡,呈从南向北、东向西递减空间分布格局;2012和2013年广西农业生产效率逐渐开始出现集群效应,并以北海市为中心,发生了从低—低聚集到高—高聚集效应的变化.单位农机投入、单位化肥施用强度、政府投入、教育扶持力度对广西农业生产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农业科技对广西农业生产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建议]应强化政府引导、促进经济与农业同步协调发展、实现资源互补、发展优势产业、增强北部湾经济区的辐射作用、发挥区位优势、强化空间溢出效应、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农民培训力度等,以实现广西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