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6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96篇
林业   400篇
农学   322篇
基础科学   271篇
  237篇
综合类   2018篇
农作物   187篇
水产渔业   191篇
畜牧兽医   1010篇
园艺   350篇
植物保护   15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提高食品中副干酪乳杆菌在胃肠道存活的方法,本试验以海藻酸钠(Alg)和N,O-羧甲基壳聚糖(CMCS)为囊材,采用静电液滴法和传统挤出法分别制备海藻酸钠-羧甲基壳聚糖微胶囊|以Alg和CMCS的不同配比为影响因素,测定其包埋产率、抗酶活性、过胃肠道模拟液后的存活率以及耐储存性。对微胶囊进行傅利叶红外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静电液滴法能够明显改善微胶囊粒径大小|Alg和CMCS比例为1:1时(E-AC)微胶囊包埋产率最大,为(92.20±1.02)%。与游离的副干酪乳杆菌相比,过胃肠道模拟液后(SIF)后,E-AC微胶囊包埋的益生菌存活率显著提高(P < 0.01),存活量为(7.6±0.65) Log10 cfu/mL。综上,采用静电液滴法制备的微胶囊与传统挤出法相比粒径较小,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储存性试验表明,E-AC在储存4周后,益生菌存活率较高。综上,Alg和CMCS为壁材制备的微胶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益生菌的存活率和耐储存性。 [关键词] 海藻酸钠|N,O-羧甲基壳聚糖|副干酪乳杆菌|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山区发展核桃产业,不仅能提高山区农户经济收入,防止水土流失,还能增加林木覆盖率。系统分析山区核桃种植及病虫害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八年四轮国家甘薯区域试验的回顾与分析,了解我国甘薯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国家甘薯育种目标为导向,探寻我国甘薯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新品种选育的有效途径,为甘薯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森林资源对于保护水土、净化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十分注重保护森林资源。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并且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但是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多及水资源污染严重等问题,使水资源急剧减少。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人类生存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森林中林木的生长也需要大量的水分并存在耗水量过大的问题,因此,解决森林生态系统林木生长耗水问题对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林木生长与耗水情况着重研究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云南是我国橡胶树季风性落叶病主要垦区,自1965年在西双版纳发现季风性落叶病以来,随着大面积胶园郁闭成林,发病范围逐年扩大。七十年代以前病区主要在西双版纳,到八十年代遍及哀牢山以西的主要植胶区,而东部垦区(哀牢山以东)由于气候类型的差异,直至八十年代末还未发现季风性落叶病。  相似文献   
7.
伊犁河谷退耕还草的模式及生态经济效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还草、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政府制定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伊犁河谷需要退耕还草的面积为14.13万hm^2,河谷自然地理条件较复杂,不同地域水、土、光、热条件差异较大,本文就伊犁河谷不同地域退耕还草的模式、生态经济效益及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水稻旱育秧技术较其它育秧栽培技术 ,由于育秧方式的不同 ,秧苗内在性质的不同 ,从而对施肥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区别。但采用何种施肥方法效果最佳 ,为提供其科学依据 ,不断完善此项技术 ,充分挖掘其增产潜力 ,1999年春我站特设计了此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于后。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试验地选择在民化乡沙溪村 1组农户倪朝喜的责任田上 ,前作蔬菜。试验地平坦向阳 ,排灌方便 ,肥力中等、均匀 ,土壤为潮泥 ,海拔 75 0m。供试品种 :目前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稻岗优 15 1。1 2 试验设计与经过1 2 1 试验设计试验施肥量 (按当地…  相似文献   
9.
倪雄飞 《甘肃农业》2004,(11):15-15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本文论述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十几年来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发展路径、发展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伊犁河谷天然草地资源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伊犁河谷草地资源现状、特点及畜牧业生产情况,分析天然草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退牧、休牧、禁牧、合理配置牲畜、发展人工饲草料地建设、牧民定居等措施,加强草地保护,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