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葛方文  胡雪辉 《四川农机》2011,(5):21+30-21,30
泸州市地处川南丘陵地区,有耕地22.67万公顷,其中水田约16万公顷,30厘米以上的深泥脚又占水田的60%以上,水稻占粮食种植作物的70%。2003年,泸州市农机局组织技术人员到江苏考察机械化插秧技术,回泸州后购买了一台东洋牌PF455S型插秧机,并引进其育插秧操作规程。但因地质、气候等原因,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19日,绵竹市农机局在富新镇友花村4组召开水稻机械化插秧现场会,在全市水稻主产区大力推广水稻机械插秧,并计划在全市19个镇乡推广机插秧面积1333公顷以上,反映出了绵竹市一手抓重建,一手抓生产的良好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三农”问题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显示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逐步得到各级党政的关心和重视。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作为农机化发展的前锋,农机科教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4.
针对本地属丘陵地区冬水田多的特点,泸州市2003年5月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东洋PF455S”型手扶插秧机,在泸州江阳区邻玉镇进行3年的适应性试验,其间进行了不同的泥脚、泥质、田块条件下的试验,2006年又新增泸县试验点。现将泸州市在冬水田中试验的体会介绍如下:1.田块的选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泸州市地处川南丘陵地区,有耕地340万亩,其中水田约240万亩,30cm以上的深泥脚田义占水田的60%以上。由于自然条件、耕作制度、经济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水稻生产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水平不到15%。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对农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探索在深泥脚水田实现水稻机械化生产,已是农机部门的当务之急。在深泥脚水田机械化作业,主要涉及机插秧和机收。  相似文献   
6.
交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乡村公路畅通与否又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加快乡村公路建设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作用,以及如何加快乡村公路建设。一、乡村公路与农民致富的关系1、修好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我国是一个耕地稀缺劳力过剩的国家,应将劳动力更多地用于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农经作物,如优质蔬菜、水果、花卉等,通过国际贸易,适量换取耕地密集型的粮食产品。实现这些目标,要通过科技示范园、原料生产基地等形式,引导农民树立规模效益观,按照专业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