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9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联合收割机产品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生产资料。我国现适合南方水田作业的机型,大约有三种:一是袖珍版产品,割幅不足1000mm,与手扶拖拉机配套,价格万余元;二是采取全喂入方式,履带式行走,通过性、适应性较好,割幅1300~2000mm,喂入量1.5~2kg/s,总损失率≤3.5%,含杂率≤2%,破碎率≤2%,价格在4万元左右,经济性高,性能可靠,适合我国现有国情,是目前联合收割机市场的主打产品;三是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市场上有日本、韩国的产品,国内的生产厂家也有十几家,价格从11万元到23万元不等。随着跨区收获作业规模的扩大.市场拥有量的不断提高,联合收割机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质量水平在普遍提高。然而,市场上仍还充斥着质量低劣的联合收割机产品,如有的机型故障率高,可靠性差;有的机型存在不安全隐患;有的机型水田作业适应性差,这就需要用户在购买时认真加以甄别。对生产者、售后服务者进行全方位考察。通过江西省农机鉴定站这几年对联合收割机的市场抽查和质量跟踪结果,向读者反映南方地区正确选购稻麦联合收割机的要点。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赣南脐橙机械化生产现状,分析了制约赣南脐橙机械化生产的因素,提出了加快推进赣南脐橙产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力度的加大及农民购买力的增强,各种各样的农机具进入寻常百姓家中。由于部分农机使用者,未经过正规的农机使用方面培训,缺乏正确使用常识和常规维护保养经验及存放不当,造成农机具零部件损坏和人为故障,不但会缩短机具正常的使用寿命,而且贻误农时影响农业生产,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普及农机具的正确使用维护保养与存放知识,对提高机手操作使用保养农机具的水平非常必要。一、农机具安装调试选购农机具后,必须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且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安装、调整和试运转。使用中,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操作,坚持日常和定期技术保养和妥善保管存放。发现故  相似文献   
4.
分子标记技术在现代猪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标记技术不仅可以进行猪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重要的是还可以作为标记辅助选择和标记辅助育种,为猪的早期选种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着重概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猪遗传育种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根据水稻机插秧对杂交稻和常规稻的要求,编制提出了盘数、穴数、用种量、播种密度与水稻插秧机插秧档位查对表,该查对表方便实用,可用于指导江西机械化育插秧生产。  相似文献   
6.
<正>联合收割机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生产资料。我国现适合南方水田作业的机型大约有三种:一是袖珍版产品, 割幅不足1000毫米,与手扶拖拉机配套,价格万余元;二是采取全喂入方式,履带式行走,通过性、适应性较好的产品,割幅1300~2000毫米,喂入量1.5~2公斤/秒,总损失率≤3.5%, 含杂率≤2%,破碎率≤2%,价格在4 万元左右,经济性高,性能可靠,适合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机械插秧技术在我省的推广.对秧苗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适宜的育秧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双膜细土育秧,另一种是双膜淤泥育秧。这两种育秧方式成本低、简单易行。相对而言。双膜细土育秧好于后者,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有的稻麦联合收割机,适合南方水田作业的机型,大约有三种:一是袖珍版产品,割幅不足一米,与手扶拖拉机配套,价格万余元;二是采取全喂入方式,履带式行走,通过性、适应性较好,割幅1300~2000mm,喂入量1.5~2kg/s,总损失率3.5%,含杂率2%和破碎率2%,价格在4万元左右,经济性高,性能可靠,适合我国现有国情,是目前联合  相似文献   
9.
针对双季机插杂交稻的特点,在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江西机插示范县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机插杂交稻从大田耕整、机械化栽插、肥料运筹、水浆管理、化学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相应的大田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0.
赣南脐橙机械化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赣南脐橙机械化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列举了机械化节水灌溉技术的优点,并针对制约赣南脐橙机械化节水灌溉技术的因素,提出了推广机械化节水灌溉技术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