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农村水电站站址分散,泄放设施形式各异造成生态流量泄放监测成本过高,同时河流断面不规则性、水文情势随机性等也增加了流量监测的难度导致安装监测设备不能大量推广。基于现状,通过非接触的视频识别是未来一个有效的监管途径,有利于监管工作的推广,通过对大量的生态流量泄放视频进行研究,研发了视频智能识别算法,通过主算法和子模型两种识别方式相结合实现了对生态流量是否泄流的识别,既保障了识别通用性、易用性,又保障了识别结果的精度。同时研发了水利视频AI通用组件系统整合了视频智能识别算法和识别业务流程,实现了对499个农村水电站生态流量是否泄放的智能监管。通过对5个月的所有识别结果进行人工审核统计,剔除视频或图像模糊的情况,平均识别准确率97.8%,应用情况良好,具备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参加1997-2011年世界杯U17男子足球比赛的2982名运动员的出生月为研究对象.调查显示:在过去8届世界杯的比赛中存在较强的相对年龄效应,即参赛队伍倾向于选择出生较早的球员;除非洲地区存在相反的相对年龄效应外,这一结论适用于所有国际足联指定的参赛地区和参赛取得不同名次的球队.在解释相对年龄效应产生的原因时,身体成熟程度(如身高指标)起一定的作用,它导致晚熟、相对年龄较小的球员落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