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土地结构、人口结构、种植结构以及农村资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引发了农村土地的大幅度流转,催生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主体。南方地区受自然条件、传统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农户配合度与参与度不高,南方灌区用水组织的内生动力、凝聚力较弱,终端用水管理体制也比较薄弱。新型经营主体对用水组织的供水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方自流灌区的终端用水管理迎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总结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特点,分析了新型经营主体在在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管护与用水管理等方面对南方自流灌区终端用水管理的影响,从新型经营主体的参与、基层水管队伍的建设、水费计收机制的完善等角度提出科学有效的管理意见。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为例,通过调查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情况与需求,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期望和满意度情况,提出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家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家禽粪便污染已经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农村家禽养殖户的调查与访谈,了解当地养殖户家禽粪便污染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养殖户思想认识、政府政策、生态环保技术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环境承载力,对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基于2010、2015、2018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揭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及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利用耦合主成分分析法和云模型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同时,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对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南京市2015—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较2010—2015年明显,以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水域对耕地面积的补给为主.其中,建设用地扩张集中于浦口区东部,水域面积减少主要位于高淳区西部.(2)受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景观格局呈现出相应演变特征.相较于2010—2015年,区域景观结构在2015—2018年的变化幅度更大.(3)2010—2018年南京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隶属于中级承载水平且随时间推移略有提升,这与南京市重视耕地资源保护、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息息相关,但人口压力与空气质量改善进度的相对滞后使得资源问题和大气污染成为生态环境压力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淮安市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境内河湖交错,水系纵横,是江苏省北部的农业大市。研究其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可为保障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基于2000、2010和2018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综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对2000—2018年淮安市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社会经济指标研究其驱动力。2000—2018年耕地减少速度不断加快,减少面积主要集中在清江浦区北部,与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相互转移面积较多。耕地变化受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影响,第三产业是耕地变化的核心驱动力。淮安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更加重视保护耕地资源,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与配置,确保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