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采用以满应力法对日光温室进行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设计,温室用材比现有日光温室用材节省2.9%;设计后杆件应力值都趋近于1×108~2×108Pa;设计后的温室结构模型焊接点减少,既降低了工程量,又避免因焊点过多而造成的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红地球和无核白鸡心葡萄对不同浓度Na2CO3的耐性。[方法]以红地球和无核白鸡心葡萄扦插苗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进行盐分胁迫处理。[结果]与对照相比,Na2CO3胁迫下,葡萄叶绿素含量、电解质渗透率、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经比较,无核白鸡心葡萄对Na2CO3的耐性较强,而红地球葡萄对Na2CO3的耐性较弱。  相似文献   
3.
【目的】网箱生物识别和统计是海洋牧场的养殖管理的关键参考因素之一。针对混响噪声和复杂背景的干扰,构建不同光照条件下鱼类检测数据集,采用前视声呐成像技术,提出一种基于 YOLOV5-MobilenetV3 和声呐图像的鱼类识别轻量化模型(LAPR-Net),实现浑浊或黑暗场景下水体网箱的鱼类识别。【方法】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基于 YOLOV5 模型的框架结构,主干网络模块采用轻量级 MobileNetV3 bneck 模块,利用线性瓶颈的逆残差结构和深度可分离卷积提取声呐图像中鱼类的特征,通过注意力机制 SE-Net 获取声呐图像多尺度语义特征并增强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颈部网络采用路径聚合网络结构,对目标特征进行多尺度融合,增强特征融合能力;预测部分采用基于非极大抑制方法进行最大局部搜索,去除冗余的检测框,筛选置信度最高的检测框,最终输出并显示鱼的检测结果,包含位置、类别以及检测目标的概率。【结果】选择 4 种其他主流的检测模型进行对比试验,包含 YOLOV3-ting(Darknet53)、YOLOV5(CSPdarknet53)、YOLOV5(Repvgg)、YOLOV5s(Transformer),提出模型参数量为 3 545 453、计算量为 6.3 G、mAP 为 0.957,模型平均每张图片推理速度为 0.08868 s,同 YOLOV5 模型相比,改进后模型 mAP 提高 9.7%。【结论】本文提出的模型提高了训练和识别速度,降低了硬件设备要求,可为海洋牧场网箱养殖鱼类检测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旨在探讨不同腐植酸肥和菌肥配施对"克瑞森"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葡萄园的科学合理施肥提供可靠的依据。研究了两种不同腐植酸肥和菌肥在5种梯度配比下对葡萄产量和品质及果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腐植酸肥和复合微生物菌剂配施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土壤p H值,增加了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2)腐植酸肥处理"克瑞森"葡萄果实糖酸比较对照高,果面色泽鲜红,且糖酸比越大,果面色泽越暗且红色越深;3)施用腐植酸肥和菌肥处理葡萄单果重普遍偏高,产量也较高;尤其T5处理,从单粒重、穗重、产量上来看都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且果实含糖量能达到23.2%,糖酸比26.4∶1,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显著。综合上述结果,采用腐植酸肥和复合微生物菌剂混合处理可得到较高的产量和良好的果实品质,可考虑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设计建造了一种适用于北方冬季生产的现代双层膜日光温室,其特点是有内外两层支撑骨架和覆盖系统,测试了该温室在冬季无保温被覆盖、通风口关闭条件下室内温度变化情况,并与普通单层膜日光温室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双层膜日光温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土壤平均温度、最低气温和最低土壤温度的最低值较单层膜日光温室分别提高了2.1℃、1.7℃、3.7℃和1.8℃,较室外分别提高了12.4℃、0.9℃、18.5℃和0.9℃。在雪天、晴天、阴天和雾霾天等典型天气,双层膜日光温室较单层膜日光温室白天和夜间平均气温分别提高了0.4℃和1.4℃,较室外白天和夜间平均气温提高了3.0℃和9.7℃。研究表明,与单层膜日光温室相比,双层膜日光温室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有明显提高,室内温度较稳定。该研究为双层膜日光温室建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多层覆盖对大跨度拱棚典型季节热性能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构建双膜大跨度拱棚模型,探究夏季无风和冬季有风2种较为极端环境下拱棚内热环境的分布规律,并与单膜大跨度拱棚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拱棚内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53%,均方根误差0.75℃,构建的CFD模型可准确模拟双膜大跨度拱棚内的温度分布;夏季工况下双膜大跨度拱棚在缓冲区域会产生高温积聚,导致双膜大跨度拱棚平均温度比单膜大跨度拱棚高约1℃;冬季工况下双膜大跨度拱棚内外层空间温差较大,双膜大跨度拱棚平均温度比单膜大跨度拱棚高5.1~10.6℃。综上,双膜大跨度拱棚更适用于寿光地区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