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洪灾之后话水土保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战胜了历史上罕见的南北夹击的特大洪水。涛涛洪水已缓缓退去,不过,它留给我们的思索还远远没有结束。长江怎么了?嫩江、松花江怎么了?对此众说不一。气象专家说,主要是全球气候异常,也就是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所致。水...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区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依据黑龙江省第一、二、三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资料 ,利用GPS等技术手段 ,通过开展外业调查及内业分析研究 ,对全省典型黑土区 11个县 (市 )各地类和不同土壤侵蚀强度的土地进行了土壤侵蚀危险程度分级  相似文献   
3.
基于黑龙江省宾县试验站2008年气象观测数据和野外径流小区监测资料,利用WEPP模型估算东北黑土区次降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并通过与实测资料对比,评价WEPP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3°,5°,8°这3个坡度条件下,WEPP模型对次降雨径流量模拟的Nash-Sutcliffe有效性系数ME分别为0.47,0.03和-5.9,对次降雨土壤侵蚀量模拟的Nash-Sutcliffe有效性系数ME分别为0.58,0.72和0.60,说明WEPP模型对次降雨坡面径流量的模拟效果较差,而对次降雨坡面土壤侵蚀量模拟效果较好.WEPP模型对次降雨的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的模拟显示,WEPP模型对坡度变化反应敏感.WEPP模型对大豆、稗草、苜蓿和苗期榆树次降雨径流量模拟有效性系数ME分别为0.81,0.71和0.83,0.94,对次降雨土壤流失量的模拟有效性系数ME分别为0.81,0.71和0.83,0.94,表明WEPP对大豆地和苜蓿地的模拟效果好于稗草和苗期榆树,且其好于不同坡度条件下裸地的模拟结果.WEPP模型可以模拟不同水保措施条件下的次降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也可以模拟不同坡度条件下裸地的次降雨土壤侵蚀量,但是不适合模拟不同坡度条件下裸地的次降雨径流量.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防治生姜腐烂病,研究了生姜腐烂病的发生与温度、土壤湿度、降雨、栽培等条件的关系,以及氯化苦土壤消毒对生姜腐烂病防效和产量的影响,提出了以轮作换茬、姜种消毒、药剂防治为主要措施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5.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易出现连续雾霾天气,其带来的低温、寡照、高湿环境,极大影响到越冬茬温室番茄的品质及产量。该文主要以番茄为例,介绍在连续雾霾天气下抓好温室蔬菜生产措施,为广大蔬菜种植从业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土壤侵蚀的垂直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对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水土流失是制约黑龙江省乃至中国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综合分析土壤侵蚀的垂直分布规律,对研究和治理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是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于2011年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多年来,由于建设经费有限,监测点存在建设标准低、设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低的不足。由于没有运行经费,除部分依托相关科研院、高校的部分监测点维持运行,开展基本数据观测,其他监测点多处于闲置状态。为此,在分析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监测网络能尽快投入正常运行、及早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供参考,并为其它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和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是以保护东北黑土资源、维护区域农业生态安全为目标的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本项目结合工程特性及管理需求,以GIS软件为开发环境,采用Visual FoxPro为数据库编程语言,开发建造了以地理信息管理、水土保持综合信息管理为基本架构,集图形浏览、查询、专题图输出、基础数据查询及各种定制工具为一体,适用于以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管理工作软件。  相似文献   
9.
东北黑土区地域界定及其水土保持区划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陕北1997—2001年连续5a干旱,通过对陕西省绥德县各种植物存活、生长情况实地调查,取样测定各层土壤水分含量,分析了该区干旱的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土壤水分极低,干层加大,土壤干化严重,草地、农耕地0—100cm以内土壤含水量均低于4.2%,林地0—180cm内仅3.6%,刺槐林地0—500cm平均仅4.2%。导致植物大片死亡,农作物减产,有的作物不能适时播种甚至绝收。调查发现一些植物如侧柏、枣树、柠条、臭瓜、绿豆、高粱等表现出高度的耐旱特性。为今后防旱抗旱、退耕还林(草)及作物布局和品种的选择提供借鉴作用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线状工程线路长,跨越区域多,地质地貌条件复杂多样,导致水土流失的因素多,进行水土保持监测的难度大,任务重。通过对鹤岗—群林—方正输变电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时段、监测分区、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等的阐述,探讨一种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监测思路,及时反映监测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各个阶段水土流失情况及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的防治效果,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防治措施布设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