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图壁种牛场牧一场1955年建场,迄今已55年,在此期间累计养殖奶牛19218.92头,其中不乏多胎高产奶牛,现将其中的84011与92099号多胎高产且长寿奶牛的各项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以小麦淀粉和紫薯淀粉为材料,利用质构仪、核磁共振、动态流变仪和扫描电镜等分析了紫薯淀粉添加量(0~15%)对小麦淀粉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薯淀粉添加量在0~15%范围内,随着紫薯淀粉添加量的增加,小麦淀粉凝胶的弹性和内聚性显著增加(P < 0.05),添加量为10%时,变化最明显。混合淀粉凝胶的弹性模量(G′)和粘性模量(G″)随着紫薯淀粉增加而增加,而损耗角正切值(tanδ)呈下降趋势且小于1,表明混合淀粉凝胶的固体性质增强。在冻融循环过程中,与纯小麦淀粉相比, 混合淀粉凝胶的脱水缩合率呈下降趋势,表明紫薯淀粉的添加使小麦淀粉凝胶强度增大,凝胶网络结构变致密,所以水分难以从淀粉凝胶网络结构中析出。低场核磁中的结果显示,紫薯淀粉的添加,使小麦淀粉凝胶中的一部分自由水转化为弱结合水,提高了混合凝胶的持水性;凝胶网络结构扫描结果显示,紫薯淀粉的添加使混合淀粉凝胶的孔洞分布均匀且孔洞变小。综合结果表明,紫薯淀粉可增强小麦淀粉凝胶的网络结构,改善小麦淀粉的凝胶特性。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调查了2009-2013年姜堰区稻田杂草发生情况,收集2000-2008年稻田杂草相关历史资料,分析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包括杂草种类繁多、旱生杂草逐渐成为优势种群、麦田杂草延后危害水稻等,并提出规范化学防除、选准除草剂、延缓杂草抗(耐)药性产生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临泽县林果产品产销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林果产品营销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履带拖拉机负荷试验台在测试状态下的拖拉机动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测试方法,并采用∑-△技术对拉力信号实现有效滤波,提高了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5-ALA-PDT)与高频电灼治疗跖疣的疗效差异。方法60例确诊为跖疣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5-ALA-PDT组32例采用5-ALA-PDT治疗,高频电灼组28例采用高频电灼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副作用。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的复发情况。结果5-ALA-PDT组痊愈12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高频电灼组痊愈5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4.0805,P<0.05);5-ALA-PDT组副作用的发生率为53.1%,明显低于高频电灼组的87.5%(P<0.05);随访3个月,5-ALA-PDT组的复发率为6.3%(2/32例),明显低于高频电灼组的28.6%(8/28例)(P<0.05)。结论5-ALA-PDT治疗跖疣的疗效明显优于高频电灼法,是一种疗效好、无明显痛苦、无瘢痕形成、复发率低的治疗跖疣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50%戊唑.百菌清、32%丙硫.氟啶胺对小麦穗期赤霉病、锈病、白粉病和毒素防控以及保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亩用量50g的50%戊唑.百菌清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80%以上;亩用量40g的32%丙硫.氟啶胺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80%以上。亩用量50g的32%丙硫.氟啶胺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的综合防效优异,且持久期长(药后21天防效均在90%以上),DON较对照分别下降91.01%、88.34%、93.26%。亩产分别增加40.41%、50.21%、70.11%,是小麦病害减量控害提质增效解决方案理想配方。  相似文献   
9.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是近年来农业植物的有害病毒之一,主要危害西瓜、黄瓜、葫芦、甜瓜、丝瓜、苦瓜等葫芦科植物.为有效防治该病,阐述了该病毒的危害症状与发生途径,介绍了该病毒的鉴别方法,并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从石河子农科院引进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系35414进行试验示范,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