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当前,云南农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产业化、规模化步伐不断加快,农民对农机化技术有了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贯彻落实,极大地促进和带动了全省农机装备总量的增长,但由于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低、作业规模小,农机具利用率低、使用效益差,现有农机资源闲置和浪费严重。因此,通过有效措施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培育农机作业市场,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扩大作业规模,提高机具利用价值,突破农业小生产关系约束,满足有机户与无机户之间,有机户与有机户之间的不同需求,是促进…  相似文献   
2.
<正>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属马铃薯适宜种植区域。云南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800万亩以上,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10%以上,是全国冬作马铃薯最大产区,总产量1200万吨左右,年产值200多亿元,是省内第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一、云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马铃薯产业是云南省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产业。云南省马铃薯生产以多季高效种植模式和周年生产技术体系构建为核心,形成了春、秋、冬马铃薯三季周年生产、周年供应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云南省2007年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水稻机插秧的优势,根据水稻机械育插秧推广项目试验示范,总结制约云南省水稻机插秧发展的相关因素,针对目前云南省水稻机插秧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云南省新平县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为促进和失去水稻机插秧技术在当地的推广应用,省地县农机推广部门结合新平县实际需求,在以傣族人民居住为主的漠沙镇开展了100多亩的机械化育插秧试验示范。经过在示范区的技术攻关,水稻育插秧技术模式在当地的适应性被确认后,通过示范引导、宣传培训和政策扶持,2008年共推广水稻机插秧面积1000多亩;2009年扩大到早稻、中稻、晚稻,面积突破1万亩。  相似文献   
5.
 跨区作业既提高了农机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解决了家庭承包经营与机械化作业之间的矛盾,是现阶段农机服务产业化、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了跨区作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如何进一步搞好跨区作业,使之能够健康、稳步和持续发展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省设施农业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国外及国内沿海地区的省市相比,无论是建设规模、投资力度、科技含量、管理水平,还是社会经济效益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省设施农业的建设要取得新的进展,必须立足省情,紧密结合市场要求,搞好规划。引进设施农业的先进科技、生产资料及综合开发技术,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使设施农业建设中资金、技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云南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全省农业区域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类型多样,使得水稻品种达310多个,其中杂交稻100多个、常规稻200多个、陆稻近10个。长期以来,由于技术、传统种植习惯、经济水平、地理地貌等原因,水稻的种植和移栽一直采用手工方式,制约了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云南农机部门以加快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在粮食、烟草、蔗糖、茶叶果类、蔬菜、三七等高原特色农业建设中积极开展农机与农艺融合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农机化装备水平提升,为农机与农艺融合奠定了基础围绕农业产业发展,结合农机农艺要求,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农业机械化有了较快发展。截至2012年底,云南全省农业机械总值达180亿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